2025年0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专家学者建言反网络暴力立法
· 论依规范目的认定合同无效
· 同济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与
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座谈会举行
· 北大—耶鲁法学教育高端论坛举行
· 数字经济的竞争法保障学术研讨会举行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
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推进会

同济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与
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座谈会举行

( 2025-01-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本报讯 记者余东明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繁荣法学教育事业、创新同济法学教育新模式,近日,同济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与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座谈会举行。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表示,法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需要获得实务部门的全面协同,以便为法学院师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撑。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同济大学发挥在对德对欧交流方面的优势,开展与欧洲知名大学的法学交流机制。他就法律实践教学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发表三点意见:一是强化共建,通过共建教材、案例,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水平;二是突出特色,以对德对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重点,兼顾其他领域,发挥同济学科优势;三是创新模式,设置涉外法治实验班,打通本硕贯通培养通道,实现多梯队、多层次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总结时表示,本次座谈会的研讨内容聚焦“标准、人才、思维、价值、制度”五个关键词,为做好法学教育工作开阔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法律实践教学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严格全面、精益求精的教育标准,离不开通晓理论、熟谙实务的优秀师资,离不开严谨缜密、科学辩证的法律思维,离不开融于法律、指引方向的价值取向,更离不开发挥保障、支撑作用的体制机制。他希望与会人员携手共进,为培养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