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检察蓝”绘就自贸港护企惠民新画卷
· 江西会昌公安“三曲”同奏护航高质量发展
· 青海省检察院连续4年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
· 甘肃高院开通电子诉讼档案异地调阅服务
· 新疆兵团完成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工作
· 南京知产法庭实质化解涉高新技术领域纠纷
· 以“安心调”助推“枫桥式法庭”创建
· 图片新闻

江西会昌公安“三曲”同奏护航高质量发展

( 2025-01-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黄辉
  □ 本报通讯员 文钰
  
  2024年以来,经济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25%,案件侦办群众满意度上升至96.1%;破获食药环知水森类犯罪案件2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6100余万元;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计2129起,化解率达98.63%……
  企有所呼,警有所应;入企问需、解企所难。江西省会昌县公安局始终保持对经济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创新案件侦办模式、攻坚食药环知领域、多元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打响涉企案件护商安商攻坚战,着力奏响法治营商“进行曲”、立体打防“交响曲”、家美人和“协奏曲”,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经济案件侦办模式
奏响法治营商“进行曲”

  2024年7月,会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梁某等人网络传销案。经查,梁某以线上虚拟文玩交易等经营活动为名,骗取会员44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
  为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打造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会昌县公安局在办理经济犯罪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侦查打击新模式,靶向破解“受与不受、立与不立、侦与不侦、服与不服”的四大难题,设立经济案件独立接待场所,实行报警承诺制度,整合一线实战单位办案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警力共享、装备互助。
  同时,建立分级把关、公检法会商研判和立案、破案双回访机制,设立局长接访日,由主办民警向当事人定期反馈案件侦办情况,采取电话访、上门访、局长接访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回访,着力实现经济犯罪案“事了人和”。
  2024年以来,全县经济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25%,案件侦办群众满意度上升至96.1%。
攻坚食药环知领域犯罪
奏响立体打防“交响曲”

  “真是太气人了,花了这么多钱,竟然在网上买到了假货。”2024年5月,会昌县警方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案,称在某电商直播平台买到了假苹果耳机。食药环知工作专班民警迅速开展工作,通过缜密分析和深度研判,很快就抓获了4名制作销售假冒耳机的犯罪嫌疑人。
  据悉,会昌县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食药环知工作专班,搭建以“一个工作专班+若干个警种联合侦查”为特点的“1+N”侦办模式,目前专班现有警力5名。专班着力健全“行刑衔接”机制,与市场监管、生态、自然资源等行政执法部门密切协作,组织召开了3次“行刑衔接”联席会议,畅通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检验鉴定、信息共享等渠道,持续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环境安全及制售伪劣等群众深恶痛绝、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违法犯罪的专业打击力度。同时,总结提炼精品案例,在全局民辅警培训班推广优秀技战法,提升基层民警办案水平。
  2024年以来,会昌县公安局以“昆仑”行动为总抓手,共破获食药环知水森类犯罪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00余万元。
多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奏响家美人和“协奏曲”

  2024年10月2日,会昌县筠门岭镇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工地发生纠纷,当地村民因山林道路通行问题与该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发生争执,阻止项目施工。
  得知此情况后,筠门岭派出所主动靠前,联系相关主管部门,走访涉事群众,组织多部门进行联合调解。经过民警的努力,纠纷最终得以妥善解决。
  据介绍,会昌县公安局坚持并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紧紧依托县、乡两级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让群众反映诉求、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2024年县、乡“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1起,占全县的44.68%。
  同时,探索总结矛盾纠纷化解热心接待、听取诉求、心理疏导、法治宣讲、联动化解、跟踪回访六步工作法,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各自的自身优势,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1+1>3”的效果。
  2024年以来,会昌县公安机关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计2129起,化解率达98.63%,未发生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到位而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