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勇当蓝天探路先锋
· 印发《精准规范问责常见情形》
· 编者按
· 江西省军区实战实训锤炼保障能力
·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从难从严以考促训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勇当蓝天探路先锋
记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董珺

( 2025-01-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图为董珺在战机前。 本报通讯员 余红春 摄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隆冬时节,华北某机场战机列阵、引擎轰鸣,空军航空兵某团一场多批次、多课目飞行训练拉开帷幕。
  检查接收、关舱调试、听令滑出、加力起飞……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董珺动作果断,顺利完成某型飞机战斗资格改装最后一个架次考核。至此,他可以驾驶多型战机搏击蓝天。
  董珺告诉记者,飞行员好胜心强,永远不认输、果敢又细腻,这些职业特点不断在挑战自己,也促使他在赓续“领转变转型之先、砺研战胜战之锋”的探路先锋精神上担起更大责任、迈出更实步伐。
信仰领飞万里不迷航
  “驾驶战机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董珺说,执行任务时,从空中俯瞰万家灯火渐次亮起,直到结束任务后,看到灯光逐渐熄灭,有一种守护万家灯火的使命感。
  董珺作为新型战机的先行者,是刀尖上的舞者。从招飞那一刻起,董珺就把听党话、跟党走、为党飞作为人生信条。毕业后,他一直从事新机领先试用、战术战法创新、训练问题解决等开创性探索性工作。他常说:“党和人民把先进的战机交给我们,我们必须飞出极限性能,以更强大能力、更可靠手段捍卫祖国领空!”
  采访中,董珺多次提及换装先换脑。因为每次改装一种新机型,所有知识都需要从头学起。特别是面对跨代改装,更是思维跨越、理念革新,难度可想而知。
  “从最开始接触歼-20时,大家就开始较劲。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跟时间较劲。”董珺对刚改装歼-20时的场景记忆犹新。飞行结束后,一有时间他就埋头分析训练视频,一帧一帧过、一秒一秒看,反复复盘空中场景,从思路理念到操纵习惯,从发现不足到找到对策,不断思考、推演,又在一次次飞行训练中实践、提高。
  “飞行在性能边界,总会遇到更多未知和挑战,也伴随着更大风险。”董珺说。一次训练中,董珺驾机正要降落,飞机突发特情,他顶住压力操控飞机平稳降落。面对身边战友的揪心和关切,他只是笑着宽慰了一句“放心,有我在,没问题!”就这样,他带领团队3个月突破10余项技术难题,实现新装备列装当年即形成战斗力。
  作为团队“领头雁”,董珺率先试飞新机、开拓新路,无论急难任务还是高难课目,他都冲在先、站在前,第一个飞长航时、第一个实现低空加油、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董珺用接连不断的“第一个”,践行着“搏击长空心向党、飞行万里不迷航”的铮铮誓言,见证和创造某型战机甚至一个兵种的转型。
  随着一道道难关破解、一项项成果输出、一批批骨干成长,新装备跨代优势逐步转化为体系作战胜势,董珺时刻感受到源自时代强劲有力的推背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起飞。
向战奋飞一切为打赢
  在战友眼里,董珺为人谦和,会为年轻官兵成长提供机会。在业务上他技术精湛,对空战判断敏捷。
  “空中没有停机坪、战场没有第二名。”这是董珺的战斗格言。他坚持以空战问题研究带动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围绕“心理博弈+理论计算”强化空战战法创新研究,有效提高任务实施成功率。他善于在实践复盘中寻求制胜绝招,总结的空战战法多次在军委、空军评比中获奖。
  2020年,西北大漠长空,来自全空军的“尖刀利刃”展开巅峰对决,一场场高强度自由空战对抗激战正酣。
  “敌跟踪!”云端之上,告警声骤然响起。董珺临危不乱,迅即拉杆跃升至高位,进行机动规避。在战机频频出现极限过载、极限仰角告警情况下,他和队友密切配合,灵活运用战术战法,抓住攻击窗口,截获敌机一击命中,拿下对局胜利。
  决战时刻,董珺机组愈战愈勇,60秒高速机动完成多个战术动作,以四战四胜大比分斩获某型机组首个“金头盔”,团队荣获“优胜单位”。
  在董珺眼里,风浪越大,本领越要过硬。只有像打仗一样训练,胜战之刃才能越磨越锋。
  2022年一次对抗演习中,董珺刚完成一个作战任务准备返航时,听到地面通报:“某方位有架‘敌机’”,问他能否打掉。对手漏出破绽,战机稍纵即逝,关键时刻必须迎敌而上。他决然回答“可以!”在完成空中加油后,董珺驾驶歼-20低空突袭,顺利击落对方重要目标。面对多架“敌机”疯狂追击,他从容应对、灵活处置,最终成功返航。既打掉“敌”重要目标,又保存自己,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胜战本领。
  董珺感慨:“大家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领空地图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每一条线、每一片区域都深深地刻在我们脑子里,那是坚决不容侵犯的。我们都做好了这种准备,时刻准备着!”
聚力高飞争当领头雁
  “打仗不是靠几个人,全员能力强才是真的强。”董珺深知,作为歼-20首批飞行员,就像天空中的头雁,必须练硬翅膀,带领雁群飞向更广袤的天空。
  从驾驶到驾驭,一字之差但任重道远。董珺始终把带教出一个个“战斗员”作为目标,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的飞行经验。他参与编写的某机型《战斗飞行大纲》在全空军普及,带教的百余名飞行员已经作为种子选手走向全空军部队,逐渐成长为守卫祖国领空的骨干力量。
  推动新装备形成新质战斗力,继而推动新质战斗力孵化转化,董珺如一颗明星照亮前行的路。与此同时,他也成为大众心中的明星。
  董珺驾驶歼-20战机第一次跟公众见面,是在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歼-20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4架银灰色战机穿云加速飞来,4机钻石形编队盘旋,双机大速度迎头交叉,单机两次半滚转、水平翻转、斜下降急转……看着歼-20劲舞苍穹,观众激动不已欢呼不断,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表演结束后,走下战机的董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3年,董珺受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部分军队院校授课交流,用他的事迹激励广大有志青年迎难而上、奋斗强国。
  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董珺深感自己获得的每一份关注,都承载着祖国和人民期待。他对记者说:“生逢伟大时代,使命拓展、装备更新,让我们这一代飞行员拥有更多机遇、无限可能。我要更好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强军实践,向战钻研、开拓奋飞,勇当蓝天探路先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