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最高法与中国贸促会建立商事纠纷
“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
· 北京四中院“特、精、专”型审判格局已形成
· 上海二中院立足小切口发布系列审判白皮书
· 宁波江北检察完善机制促进行刑反向衔接
· 物业纠纷“一案结百案解”
· 图片新闻
· 西安未央检察“三步走”做深检察护企
· 2024年前9个月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48.8万件
· 最高法发布首批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典型案例

北京四中院“特、精、专”型审判格局已形成

( 2025-01-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本报讯 记者黄洁 徐伟伦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作为整建制改革试点法院,该院成立10年来已审结案件45584件,涉外审判、行政审判、环境资源审判以及涉互联网、走私、铁路类案件的审判已成为独特的职能优势和鲜明特色,形成“特、精、专”型审判格局,涌现出众多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和标杆效应的机制做法及典型案例。
  据北京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单国钧介绍,成立十年来,北京四中院立足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专”字上下功夫、在职能作用上显风采,不断探索跨区划法院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在此过程中,持续优化跨区划法院案件管辖格局,先后推动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在该院挂牌成立,审结多起全国首例案件和有影响的案件。妥善审理涉中轴线申遗、大兴机场建设、副中心建设等一系列疏解非首都功能重大项目案件,办理的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第四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司法案例、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典型性、示范性案件审理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切实以案件裁判完善互联网案件审理规则,为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2023年,四中院又挂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进一步创新公益诉讼案件裁判方法,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贡献司法力量。
  经过十年改革探索,四中院逐步形成了具有跨区划法院特色、符合司法审判规律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格局,打造了一支符合特殊案件审判要求、有力服务首都中心工作的干警队伍。该院坚持“精品战略”,全院各部门主动加强典型案例选送培育工作,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