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
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
· 习近平同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
就中厄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
·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座谈会在京召开
· 汇聚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的智慧力量
·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 最高法发布首批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典型案例
· 图片新闻
· 以正当竞争赢得未来
· 2024年前9个月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48.8万件

以正当竞争赢得未来

( 2025-01-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马树娟

  为有效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竞争生态,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7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既有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尤其在互联网经济中,竞争更是活力的源泉。互联网为经营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形形色色的竞争失序问题随之而来。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典型案例,基本囊括了当前主要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有的以商业测评名义丑化贬低竞争对手产品,有的雇佣刷手给竞争对手“刷差评”,有的将竞争对手的商业标识设置为搜索关键词给自己吸引流量……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影响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及时出手予以规制,并将典型案例对外公布,既是在履行监管职责,也是在警示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要有边界、守底线。
  为了有效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一直在不断完善中。如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修订时增设了“互联网专条”,去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这些立法上的努力都为净化网络市场竞争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就在最近反不正当竞争法迎来第三次修改,此次修订草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制度,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是立法对当下网络竞争生态作出的及时回应。
  守边界才能有秩序,守底线才能有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迭代演化,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还会不断出现,花样也会持续翻新。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执法,引导经营主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准则,在合法的轨道上开拓创新,这样才能以正当竞争赢得未来,从而推动互联网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