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不断完善和拓展‘说事堂’机制,是为了将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统筹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说事堂”,满堂川镇党委书记钱建雄说。 “说事堂”是满堂川镇打造的让群众遇到问题“找说法”、发生矛盾“来评理”的地方。2023年11月,“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满堂川镇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这是榆林市平安法治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林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榆林政法机关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持续巩固拓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成果,党建引领“五级五长”机制运行更加高效,“三见警”社会面巡逻防控更加优化,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平安协作更加紧密,重点人群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更加精细……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榆林步伐加快。 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榆林政法机关一方面统筹开展“冬春行动”“夏季行动”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保持对盗抢骗、黄赌毒、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提升“三见警”社会面巡逻管控,大力加强治安重点区域、特种行业、九小场所、油气区清查整治。同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制定“四化三表一清单”行业监管长效机制,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截至目前,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2.5%;共检查行业场所2万余家,整改治安隐患222处,全市盗窃、诈骗等可防性警情同比下降17.1%;破获十类涉恶案件109起,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榆林市政法机关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推动全市实现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城乡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建了全市153人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库和阳光志愿服务队,建立了15所家长学校和榆阳、神木两所专门学校,构建以学校为核心、家庭为关键、社会为重点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今年以来,榆林政法机关充分运用“村组日常排查、镇街周分析报告、县区月度研判”机制,全面整合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三官一律”等政法力量,统筹“两代表一委员”“五级五长”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机关共化解矛盾纠纷15347件,绝大多数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近日,在绥德县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展播厅放映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沙画动漫。这是2021年该县检察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精心打造的法治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来,榆林各级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进平安建设。 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职责,分别召开会议实现法治“双点评”,率先带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点评全覆盖。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延伸法律顾问工作触角,推动1050名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担任2967个行政村和284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榆林持续巩固提升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成果,组织开展政法单位包企业、班子成员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秦创原(榆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平台,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15件,服务全市创新创业;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深化检察“双进”服务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辐射园区企业1317家;市公安局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个,推出“暖心警务会客厅”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司法局成立榆林炜衡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推动商事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运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为不断提升全民守法意识,榆林按照“市县联动、同频共振”原则,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活动主题,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教育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600余场次。 推进政法领域改革 “如果当事人无法到庭,可以选择网上开庭或调解,最大限度解决影响当事人正常诉讼问题。”近日,榆林市子洲县人民法院裴家湾法庭庭长姜彩霞向当事人介绍“夜间法庭”“假日法庭”和“线上法庭”等便利当事人诉讼措施。 近年来,裴家湾法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宽领域调解组织网格系统,体现了小法庭在平安建设中的大作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法治效果。 据了解,裴家湾法庭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并获评全省第一批“示范法庭”,获评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 今年以来,榆林市全面谋划部署推进政法领域改革,着力破解执法司法领域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健全完善“三端四防线五机制”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模式,全面推广各县市区在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处纠纷3.16万件,同比增长32.42%,调解成功2.57万件,同比上升52%。 在破解执行难方面,榆林以省委政法委将榆林确定为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综合试点市为契机,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构建完善“1365”执源治理工作机制,截至10月底,全市法院执结各类案件3.2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6.99亿元,新收执行案件同比下降9.56%。 今年7月,全省深化政法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榆林召开,榆林市委政法委、榆阳区委政法委、子洲县法院和神木市价格认证中心荣获全省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
|
厚植法治底色 绘就平安画卷
|
榆林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
|
|
|
( 2024-12-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不断完善和拓展‘说事堂’机制,是为了将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统筹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说事堂”,满堂川镇党委书记钱建雄说。 “说事堂”是满堂川镇打造的让群众遇到问题“找说法”、发生矛盾“来评理”的地方。2023年11月,“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满堂川镇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这是榆林市平安法治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林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榆林政法机关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持续巩固拓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成果,党建引领“五级五长”机制运行更加高效,“三见警”社会面巡逻防控更加优化,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平安协作更加紧密,重点人群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更加精细……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榆林步伐加快。 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榆林政法机关一方面统筹开展“冬春行动”“夏季行动”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保持对盗抢骗、黄赌毒、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提升“三见警”社会面巡逻管控,大力加强治安重点区域、特种行业、九小场所、油气区清查整治。同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制定“四化三表一清单”行业监管长效机制,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截至目前,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2.5%;共检查行业场所2万余家,整改治安隐患222处,全市盗窃、诈骗等可防性警情同比下降17.1%;破获十类涉恶案件109起,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榆林市政法机关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推动全市实现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城乡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建了全市153人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库和阳光志愿服务队,建立了15所家长学校和榆阳、神木两所专门学校,构建以学校为核心、家庭为关键、社会为重点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今年以来,榆林政法机关充分运用“村组日常排查、镇街周分析报告、县区月度研判”机制,全面整合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三官一律”等政法力量,统筹“两代表一委员”“五级五长”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机关共化解矛盾纠纷15347件,绝大多数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 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近日,在绥德县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展播厅放映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沙画动漫。这是2021年该县检察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精心打造的法治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来,榆林各级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进平安建设。 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职责,分别召开会议实现法治“双点评”,率先带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点评全覆盖。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延伸法律顾问工作触角,推动1050名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担任2967个行政村和284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榆林持续巩固提升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成果,组织开展政法单位包企业、班子成员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秦创原(榆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平台,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15件,服务全市创新创业;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深化检察“双进”服务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辐射园区企业1317家;市公安局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个,推出“暖心警务会客厅”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司法局成立榆林炜衡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推动商事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运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为不断提升全民守法意识,榆林按照“市县联动、同频共振”原则,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活动主题,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教育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600余场次。 推进政法领域改革 “如果当事人无法到庭,可以选择网上开庭或调解,最大限度解决影响当事人正常诉讼问题。”近日,榆林市子洲县人民法院裴家湾法庭庭长姜彩霞向当事人介绍“夜间法庭”“假日法庭”和“线上法庭”等便利当事人诉讼措施。 近年来,裴家湾法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宽领域调解组织网格系统,体现了小法庭在平安建设中的大作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法治效果。 据了解,裴家湾法庭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并获评全省第一批“示范法庭”,获评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 今年以来,榆林市全面谋划部署推进政法领域改革,着力破解执法司法领域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健全完善“三端四防线五机制”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模式,全面推广各县市区在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处纠纷3.16万件,同比增长32.42%,调解成功2.57万件,同比上升52%。 在破解执行难方面,榆林以省委政法委将榆林确定为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综合试点市为契机,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构建完善“1365”执源治理工作机制,截至10月底,全市法院执结各类案件3.2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6.99亿元,新收执行案件同比下降9.56%。 今年7月,全省深化政法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榆林召开,榆林市委政法委、榆阳区委政法委、子洲县法院和神木市价格认证中心荣获全省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