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共建“一带一路”汇聚人类共同发展合力
· 中斯文化交流互鉴活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 治理“城市病” 亚洲多地盯上“拥堵税”

治理“城市病” 亚洲多地盯上“拥堵税”

( 2024-12-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图为印度新德里街头。 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王卫
  
  亚洲很多大城市交通堵塞日趋严重,患上了“城市病”,这已成为社会问题之一。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亚洲,向在城市中心地带行驶的汽车征收通行费(又被称为“拥堵税”或“拥堵费”)的举措越来越普遍。印度、泰国和越南近来纷纷计划对首都部分区域开征拥堵税,这将在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减少对燃油车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大气污染、实现减排。
新德里正在讨论引入拥堵税
  印度《今日商业》报道称,邻近各邦车辆涌入导致首都新德里交通拥堵状况加剧、空气质量堪忧,因此印度政府计划在首都引入拥堵税,以解决个人车辆不断增加的问题,鼓励民众乘坐公共交通。
  据报道,拥堵税将在新德里周边13个入口征收,主要在8时至10时和17时30分至19时30分这两个时段,且将采用电子收费的形式。拥堵税的收入将用于改善首都的公共交通和道路基建。
  除首都外,卡纳塔克邦规划部门近期也向相关政府部门提议,在拥堵路段的交通高峰时期向车辆征收拥堵税。
  不过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称,拥堵税的推出可能不会顺利,因为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有官员称,印度当前的《机动车辆法》并没有关于拥堵税的规定,想要征收该税,要么修改法律,要么引入新法规。2018年,新德里就曾试图在21条拥堵路段引入拥堵税,却未能实行。
  一位印度联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联邦政府征收的“交通拥堵税及相关罚款”将专门用于改善公共交通和道路状况,特别是为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等容易在道路上受伤的群体提供便利。该官员指出,迅速发展的邻邦城镇和商用货运车辆的涌入,增加了从周边地区进入新德里的车流量。他补充道:“交通拥堵导致的额外时间也会因汽车怠速排放增加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曼谷计划2025年推出拥堵费
  除印度外,泰国政府近期也计划对进入首都曼谷市内主要街道的车辆征收40至50泰铢(1泰铢约合0.2元人民币)的拥堵费,为曼谷轨道交通系统统一票价20泰铢筹集资金。
  曼谷轨道交通系统由BTS高架快速交通系统和MRT地下铁路交通系统组成,长期以来因票价高饱受诟病。为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统一票价20泰铢,泰国交通部长素里亚表示,计划通过对拥堵路段征收拥堵费,促进民众多使用轨道交通,同时用征收的拥堵费收购轨道交通的特许经营权。计划实施后,预计能将曼谷市中心车流量从每天70万辆减至60万辆,同时每年为政府带来100亿泰铢的收入。据了解,曼谷市市长西提潘已同意这项计划。
  素里亚表示,泰国交通运输政策与规划办公室已对拥堵费的具体细节展开研究,将借鉴英国、新加坡和瑞典等多个国家的成功经验,预计在2025年敲定。
  征收拥堵费的计划一经宣布,立即在泰国引发大量讨论。有网民认为,城市拥堵费征收计划很难实施,开车的人根本没有乘坐公共交通的习惯,如何确保每辆过路车辆都能被收费也成问题。也有人担心政府通过该计划敛财,质疑所征收费用能否被合理利用;有官员表示,虽然拥堵费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但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不足以鼓励人们从私家车转向公共交通。《曼谷邮报》评论称,政府不能仅通过征收费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必须准备完整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规划。
河内将对进市中心车辆收费
  有同样困难的还有越南。越南交通运输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数据显示,首都河内每年因交通拥堵损失的工作时间超100万小时,每年的经济损失预计超10亿美元,因此越南计划未来在河内周边设立100个收费站点,向进入河内市中心的车辆征收通行费。
  在2024至2025年的试点阶段,将首先在高拥堵风险地段设立15个收费站点,预计将减少20%进入市中心的车流量。据悉,每辆车的收费标准为5万至10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8元)。交通部门数据显示,如果以每辆车10万越南盾的费用计算,每年将产生约3000亿越南盾的预算收入。
  越南汽车运输协会主席阮文权表示,征收拥堵费是必须的,但实施这一项目并不简单,目前河内的公共交通系统运力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该市约有800万辆车,其中近150万辆为私家车,全市私家车年增长率为4.5%,而基础交通设施年增长率仅为0.28%。对此,河内交通运输部门表示,在对进入市中心的汽车收费的同时,河内也将加强配套的收费基础设施、停车场与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自2025年起,河内将在人流密集、空气污染严重的5个地区试行低排放模式,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将受到限制或收费。此外,河内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在各区禁止摩托车通行。
  对车辆征收拥堵费用为新加坡首创。新加坡1975年即出台相关措施,规定高峰时段进入市中心最繁忙区域的私家车需持有“通行证”并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大都市效仿新加坡的做法,英国伦敦、挪威奥斯陆、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纽约等地现已征收拥堵费。
  面对堵车,多管齐下才能有效缓解。这包括提升道路建设与维护水平,减少因路面损坏造成的堵塞;运用智能技术优化交通管理,实现路况的即时监测与疏导策略的灵活调整;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规则遵守以及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流量,从根本上减轻交通压力。堵车,这个城市病背后,折射出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堵车,为城市的日常出行开辟一条更为畅通与安全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