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在新时期响应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成为律师业亟待解答的时代命题。11月2日,由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智识·生态·影响——法律服务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部分学者、资深律师、法律媒体以及法律科技创业者等多领域代表与会,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缙担任主持。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赵培良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分别致辞。 王兆峰总结了律所成立四年以来的成就和挑战。他表示,律所将不忘初心,秉承“使命、卓越、人本、开放”的理念,继续提升业务素质和法律服务水平。 赵培良对于律师在法治建设和律师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希望周泰律所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从大所到强所的飞跃,并在服务民生和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方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与会代表就法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律师职业、法学智识与律师执业技能、律师与法学课堂教育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学术智识:刑事法理论发展与刑事辩护实践》分享环节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江溯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兴良以《刑事律师业务对刑法理论的促进》为题发言,通过介绍自己在深圳致丽玩具厂大火案、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案中辩护、代理的经历,生动阐释了实务案件对刑法理论所起到的启发和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律师尤其是关系到委托人命运的刑辩律师,需要保持较高的职业素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理论层次。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陈卫东围绕《律师刑辩业务高质效发展的三维视角》,从立法的完善、律师本人的执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法律职业共同体身份认同三个维度探讨如何促进刑辩业务的高质效发展。陈卫东回顾了刑事辩护制度发展历程,指出当前仍存在如律师权利救济渠道缺乏、在部分案件中会见受限、接触案卷材料受阻等问题,并强调刑诉法的修改需进一步完善律师权益保障措施。同时强调律师应提高自身执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既要关注最新刑事司法动态,也要增强办案责任感,提出应当建立对律师道德品行的考核机制。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围绕《刑辩律师的知识视野》发言,以实践中存在极大争议的非吸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诈骗、帮信罪中共同犯罪人的退赃退赔义务问题为例,指出刑辩律师的知识和视野需要不断拓宽。律师不仅要关注法官的立场,善于解释刑法规定本身,还要有世界的眼光,观察、借鉴国外司法解决刑法难题的方法,同时要善于做政策分析,尤其要善于做体系思考,不仅要更加密切关注刑法理论研究的发展动向,更要妥善处理刑法和宪法以及民法、行政法的关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围绕《守正出奇 做行稳致远的法律人》发言。在他看来,“守正”就是坚守律师本分,以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律师素质为立所之本;“出奇”就是在科技赋能、品牌运营等加持之下,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计划围绕《诉讼理论融入立法 保障辩护职能实现》发言,从刑事诉讼理论与刑事诉讼立法的应然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体现诉讼职能理论与诉讼结构理论、刑事诉讼理论融入刑事诉讼法典化保障辩护职能实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李奋飞发言围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视角下的辩护制度改革》展开。他认为,刑事辩护不仅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的问题,也是司法制度的问题。如果司法制度不能实现深彻变革,那么一些刑事辩护的痛点、难点、堵点也很难得到有效根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付立庆围绕《谈刑法基本原则在刑事辩护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强调有效的刑事辩护需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刑法基本原则对刑法理论的支撑具有重要价值,更容易在公诉人和裁判者之间达成共识,使辩护意见发挥最大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冠浩从青年教师的角度就《数智时代刑事辩护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展开》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的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阐述了中国现代化的法律维度,强调了律师在推动法治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法治是现代国家的核心,律师作为法律人,要围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而踔厉奋发,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认为,法律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社会结构性变化和网络时代的影响,法律服务应超越解决个体纠纷,通过案例传递规范信息,指导社会行为。 圆桌论坛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的圆桌论坛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鑫主持。王兆峰、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舒、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珊珊、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管理运营合伙人宋亨共同探讨律所管理如何焕发新质生产力。他们围绕“规模化、专业化、服务管理化、专业、友善、验证、融合、理解”等关键词,分享了对当前律所发展面临的痛点与难点的深刻见解,并从多个维度,包括减轻律所合伙人的成本负担、提供情绪价值、优化行政服务、利用科技赋能、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律所管理专业化、培养法律服务产品以及提升律师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为律师赋能,进而提升律所的整体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第二单元的圆桌论坛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品牌运营合伙人王梦蝶主持。法度研究院院长刘万永、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玉敏、百度垂类业务市场负责人王莎莎、访律创始人张静共同探讨媒体如何助力律所品牌成长。 第三单元的圆桌论坛由新则创始人余朋铭担任主持。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威科中国区战略负责人张雅桐、法蝉联合创始人赵晓阳、跨盈指数CEO徐立钧,共同探讨了法律服务行业在社会结构性变化和网络时代加持下的挑战,法律服务的目标与质量提升,律师职业形象与功能的重新认知以及法律服务行业内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
|
“智识·生态·影响——法律服务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京举行
|
|
|
|
( 2024-11-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在新时期响应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成为律师业亟待解答的时代命题。11月2日,由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智识·生态·影响——法律服务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部分学者、资深律师、法律媒体以及法律科技创业者等多领域代表与会,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缙担任主持。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赵培良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分别致辞。 王兆峰总结了律所成立四年以来的成就和挑战。他表示,律所将不忘初心,秉承“使命、卓越、人本、开放”的理念,继续提升业务素质和法律服务水平。 赵培良对于律师在法治建设和律师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希望周泰律所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从大所到强所的飞跃,并在服务民生和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方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与会代表就法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律师职业、法学智识与律师执业技能、律师与法学课堂教育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学术智识:刑事法理论发展与刑事辩护实践》分享环节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江溯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兴良以《刑事律师业务对刑法理论的促进》为题发言,通过介绍自己在深圳致丽玩具厂大火案、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案中辩护、代理的经历,生动阐释了实务案件对刑法理论所起到的启发和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律师尤其是关系到委托人命运的刑辩律师,需要保持较高的职业素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理论层次。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陈卫东围绕《律师刑辩业务高质效发展的三维视角》,从立法的完善、律师本人的执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法律职业共同体身份认同三个维度探讨如何促进刑辩业务的高质效发展。陈卫东回顾了刑事辩护制度发展历程,指出当前仍存在如律师权利救济渠道缺乏、在部分案件中会见受限、接触案卷材料受阻等问题,并强调刑诉法的修改需进一步完善律师权益保障措施。同时强调律师应提高自身执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既要关注最新刑事司法动态,也要增强办案责任感,提出应当建立对律师道德品行的考核机制。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围绕《刑辩律师的知识视野》发言,以实践中存在极大争议的非吸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诈骗、帮信罪中共同犯罪人的退赃退赔义务问题为例,指出刑辩律师的知识和视野需要不断拓宽。律师不仅要关注法官的立场,善于解释刑法规定本身,还要有世界的眼光,观察、借鉴国外司法解决刑法难题的方法,同时要善于做政策分析,尤其要善于做体系思考,不仅要更加密切关注刑法理论研究的发展动向,更要妥善处理刑法和宪法以及民法、行政法的关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围绕《守正出奇 做行稳致远的法律人》发言。在他看来,“守正”就是坚守律师本分,以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律师素质为立所之本;“出奇”就是在科技赋能、品牌运营等加持之下,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计划围绕《诉讼理论融入立法 保障辩护职能实现》发言,从刑事诉讼理论与刑事诉讼立法的应然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体现诉讼职能理论与诉讼结构理论、刑事诉讼理论融入刑事诉讼法典化保障辩护职能实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李奋飞发言围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视角下的辩护制度改革》展开。他认为,刑事辩护不仅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的问题,也是司法制度的问题。如果司法制度不能实现深彻变革,那么一些刑事辩护的痛点、难点、堵点也很难得到有效根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付立庆围绕《谈刑法基本原则在刑事辩护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强调有效的刑事辩护需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刑法基本原则对刑法理论的支撑具有重要价值,更容易在公诉人和裁判者之间达成共识,使辩护意见发挥最大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冠浩从青年教师的角度就《数智时代刑事辩护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展开》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的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阐述了中国现代化的法律维度,强调了律师在推动法治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法治是现代国家的核心,律师作为法律人,要围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而踔厉奋发,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认为,法律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社会结构性变化和网络时代的影响,法律服务应超越解决个体纠纷,通过案例传递规范信息,指导社会行为。 圆桌论坛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的圆桌论坛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鑫主持。王兆峰、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舒、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珊珊、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管理运营合伙人宋亨共同探讨律所管理如何焕发新质生产力。他们围绕“规模化、专业化、服务管理化、专业、友善、验证、融合、理解”等关键词,分享了对当前律所发展面临的痛点与难点的深刻见解,并从多个维度,包括减轻律所合伙人的成本负担、提供情绪价值、优化行政服务、利用科技赋能、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律所管理专业化、培养法律服务产品以及提升律师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为律师赋能,进而提升律所的整体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第二单元的圆桌论坛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品牌运营合伙人王梦蝶主持。法度研究院院长刘万永、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玉敏、百度垂类业务市场负责人王莎莎、访律创始人张静共同探讨媒体如何助力律所品牌成长。 第三单元的圆桌论坛由新则创始人余朋铭担任主持。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威科中国区战略负责人张雅桐、法蝉联合创始人赵晓阳、跨盈指数CEO徐立钧,共同探讨了法律服务行业在社会结构性变化和网络时代加持下的挑战,法律服务的目标与质量提升,律师职业形象与功能的重新认知以及法律服务行业内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