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邓 君 □ 本报通讯员 武丽英 邵平
“这件事一直像块石头堵在心头,这下解决了,心里轻松多了。”近日,在广东省肇庆四会市石狗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拿到调解书的李叔高兴地说。 原来,李叔与同村好友邓伯因5万元借款反目成仇,从村里“闹”到法院。四会市人民法院挂点石狗镇的法官巧妙地将“对簿公堂”变成“庭前调解”,经法院和该镇司法所、综治中心的联合调解,当事双方在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 据了解,在四会市委政法委指导下,四会法院积极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和“粤平安”云平台+其他综治力量)建设,开展“一镇(街道)一中心一法官”活动,派遣法官深入乡镇、街道,设立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风险排查、矛盾调处、诉讼服务为一体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织密“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全域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积极为基层党委政府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截至2023年,四会市13个镇街实现“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全覆盖。 构建解纷“共同体”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今年2月,小琴来到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反映:其丈夫小李受邀与小吴吃饭喝酒,因饮酒过量回家后昏迷不醒,家人发现异常后紧急送医,不幸的是,小李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小琴要求小吴赔偿未果。 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启动“镇街吹哨,法官报到”工作机制,挂点法官立即与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调解员兵分数路,开展多轮调解,最终促成小吴承担赔偿责任。小琴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结合“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活动,四会法院纵向打通县、镇、村三级矛盾化解路径,有效整合镇街、村居的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解纷力量,推动司法资源融入“无讼村居”“无讼社区”创建工作,让矛盾纠纷“吸附在网格、化解在萌芽”;横向联动公检司、综治中心等基层部门力量,按照“一般纠纷当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的模式,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为扩大解纷“朋友圈”,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还联动肇庆医调委、正兴商事调解中心等各类调解组织参与联调,为构建“大调解”格局贡献积极力量。 优化营商“软环境” 不久前,广东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给四会法院送来一面锦旗,称赞龙甫镇挂点法官“高效公正,服务为民”。 今年5月,由于货款被拖欠,该金属企业负责人到龙甫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寻求解决办法。案件受理后,挂点法官经现场勘验、证据认定、线上调解、当场裁定,最终帮助该公司顺利要回9万元货款,该公司随后主动撤回诉讼,与对方的合作关系也得以修复。 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会法院以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作为链接企业的“桥头堡”,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解纷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活动,使得法院的工作多了些乡土味,乡村社会的纠纷少了,群众乐了,综治稳了,这都得益于我们有了‘家门口的法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东城街道综治办主任黄舒愉说,挂点法官随时可来、随时可连线,方便了村民和企业。该活动的有益探索,奏响了诉讼与调解衔接的“协奏曲”,推动了“线上+线下”深度共融互通。 送法上门“零距离” “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遭遇电信诈骗后向谁求助”……近日,在四会法院开放日活动中,来自该市各个中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法治宣传与体验活动,并赚取诚信积分。 这样的“法治课堂”还经常在各镇村中小学校上演,并推陈出新。依托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四会法院联合金融系统、教育部门持续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普法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在石狗镇兰花产业基地,该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点法官围绕兰花产业品牌创造、科技支撑等,为商户提供法律服务,变“坐诊式”服务为“出诊式”服务,为助力擦亮四会“中国父兰之乡”金字招牌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前不久,大沙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点法官带领“法治体检团”来到肇庆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门“摆摊”,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助力“大沙渔”成功出圈。从渔场出来,“法治体检团”又直奔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问需解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撑腰打气”。 巡回审判、助企维权、普法教育、法治体检、法治宣传……法官们躬行履职,为民排忧解难,不断提升着一座城市的幸福成色。 “只有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基层治理的土壤里,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彰显法治的力量与温度。”四会法院院长赵志锦说。
|
|
法官下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
广东四会实现“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全覆盖
|
|
|
( 2024-09-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邓 君 □ 本报通讯员 武丽英 邵平
“这件事一直像块石头堵在心头,这下解决了,心里轻松多了。”近日,在广东省肇庆四会市石狗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拿到调解书的李叔高兴地说。 原来,李叔与同村好友邓伯因5万元借款反目成仇,从村里“闹”到法院。四会市人民法院挂点石狗镇的法官巧妙地将“对簿公堂”变成“庭前调解”,经法院和该镇司法所、综治中心的联合调解,当事双方在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 据了解,在四会市委政法委指导下,四会法院积极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和“粤平安”云平台+其他综治力量)建设,开展“一镇(街道)一中心一法官”活动,派遣法官深入乡镇、街道,设立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风险排查、矛盾调处、诉讼服务为一体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织密“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全域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积极为基层党委政府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截至2023年,四会市13个镇街实现“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全覆盖。 构建解纷“共同体”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今年2月,小琴来到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反映:其丈夫小李受邀与小吴吃饭喝酒,因饮酒过量回家后昏迷不醒,家人发现异常后紧急送医,不幸的是,小李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小琴要求小吴赔偿未果。 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启动“镇街吹哨,法官报到”工作机制,挂点法官立即与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调解员兵分数路,开展多轮调解,最终促成小吴承担赔偿责任。小琴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结合“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活动,四会法院纵向打通县、镇、村三级矛盾化解路径,有效整合镇街、村居的网格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解纷力量,推动司法资源融入“无讼村居”“无讼社区”创建工作,让矛盾纠纷“吸附在网格、化解在萌芽”;横向联动公检司、综治中心等基层部门力量,按照“一般纠纷当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的模式,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为扩大解纷“朋友圈”,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还联动肇庆医调委、正兴商事调解中心等各类调解组织参与联调,为构建“大调解”格局贡献积极力量。 优化营商“软环境” 不久前,广东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给四会法院送来一面锦旗,称赞龙甫镇挂点法官“高效公正,服务为民”。 今年5月,由于货款被拖欠,该金属企业负责人到龙甫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寻求解决办法。案件受理后,挂点法官经现场勘验、证据认定、线上调解、当场裁定,最终帮助该公司顺利要回9万元货款,该公司随后主动撤回诉讼,与对方的合作关系也得以修复。 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会法院以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作为链接企业的“桥头堡”,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解纷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活动,使得法院的工作多了些乡土味,乡村社会的纠纷少了,群众乐了,综治稳了,这都得益于我们有了‘家门口的法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东城街道综治办主任黄舒愉说,挂点法官随时可来、随时可连线,方便了村民和企业。该活动的有益探索,奏响了诉讼与调解衔接的“协奏曲”,推动了“线上+线下”深度共融互通。 送法上门“零距离” “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遭遇电信诈骗后向谁求助”……近日,在四会法院开放日活动中,来自该市各个中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法治宣传与体验活动,并赚取诚信积分。 这样的“法治课堂”还经常在各镇村中小学校上演,并推陈出新。依托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四会法院联合金融系统、教育部门持续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普法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在石狗镇兰花产业基地,该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点法官围绕兰花产业品牌创造、科技支撑等,为商户提供法律服务,变“坐诊式”服务为“出诊式”服务,为助力擦亮四会“中国父兰之乡”金字招牌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前不久,大沙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点法官带领“法治体检团”来到肇庆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门“摆摊”,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助力“大沙渔”成功出圈。从渔场出来,“法治体检团”又直奔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问需解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撑腰打气”。 巡回审判、助企维权、普法教育、法治体检、法治宣传……法官们躬行履职,为民排忧解难,不断提升着一座城市的幸福成色。 “只有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基层治理的土壤里,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彰显法治的力量与温度。”四会法院院长赵志锦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