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博物馆演唱会,门票为何越来越难买
· 这里的红色资源“活”了起来

这里的红色资源“活”了起来
记者探访革命老区陕西甘泉

( 2024-09-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孙立昊洋

  红色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红色革命遗址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该如何开展,是每个革命老区都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课题。在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活跃着红一与红十五方面军,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地。长期的革命活动,为甘泉县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革命文物资源,其中既有延安市和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8月29日,《法治日报》记者前往甘泉县下寺湾毛泽东旧居、陕甘边苏维埃旧址、红一军团与红15军团会师地旧址等地,实地探访甘泉县“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生动实践。
健全保护机制
守护革命旧址

  在宁静的下寺湾,几孔古朴的窑洞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走进旧居,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战斗的场景。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下寺湾毛泽东旧居的文物保护员杨玉红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扫卫生,巡查旧居,随后便开门等待参观的游客。故居的保护并非易事,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杨玉红时刻警惕着。
  “我工作的这些年,旧居没有出过一次大事故。”杨玉红露出淳朴又自豪的笑容。
  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谢聪祥向记者介绍,像杨玉红这样的文保员,甘泉县目前一共有80人。
  “目前,甘泉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7处、红色革命旧址26处,80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发动群众,实行基层工作人员和村民代管,即便是再偏远的革命旧址,目前也能保证每年有一次到两次的巡查。此外,我们每年还会给文保员召开宣传讲座,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保员也会将宣传单发给村民,现在整个甘泉县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意愿越来越强。”谢聪祥说。
  保护好旧址,甘泉县依靠的是一系列完备的制度。
  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高强向记者介绍,甘泉县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实施革命旧址本体安全和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从管理上,制定《文物安全制度》《文物值班制度》《文物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从保护上,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注重突出革命旧址的纪念性特征,发挥传统教育功能,完善保护标识;从展示上,以保证文物安全为前提,注重对革命旧址原有历史的延续和革命文化传承。”高强说。
  随着保护机制的不断健全,一批批革命旧址不断被修复,“活”了起来。
重青少年教育
赓续红色血脉

  每年暑期,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来到甘泉大峡谷游玩,感受甘泉县内多处红色遗迹的文化魅力,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70多岁的张炳臣(化名)是一名老党员,他专程从广东出发,带着孙子来延安和甘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我们今天专门带着孩子过来,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如现场看来得有效果,我想让孩子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应当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据了解,近年来,甘泉县关工委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扩大青少年的受教育面,形成了有特点、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着力打造提升宣讲队伍。精心组织“有条件、有能力、有爱心”的60多名老同志的宣讲团、两所红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和文保中心讲解员三支宣讲队伍。
  围绕主题活动,深入各社区、学校、革命旧址及青少年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强化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以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地遗址、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下寺湾毛泽东旧居等各具特色的长征精神、党史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基地、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为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了最直观、最有吸引力的课堂和场所。
  持续开展“游基地、学党史”等主题教育、“好家风、我传承”家风家训教育、“追寻红色印记、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体验活动和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走进科普教育基地,参加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确保青少年系好系牢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走稳人生第一个台阶。”谢聪祥说。
探索开发形式
让文物活起来

  长征历史步道(甘泉段)两旁,古朴的休息驿站、庄重的标识标牌、整洁干净的卫生间、贴心实用的紧急医疗点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
  “长征历史步道(甘泉段)建设项目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建设项目以‘一线、两核、多节点’为主要内容,以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甘泉、下寺湾会议和‘雪地讲话’为主题,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先节点、后核心’的工作思路,通过长征历史步道的建设保护,重现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甘泉路线,开展相关红色教育和红色研学活动。项目涉及4个乡镇的多个村庄,串联沿线26处红色革命旧址。”谢聪祥介绍,建设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主体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预计于11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已是初秋时节,位于甘泉县象鼻子湾村的“雪地讲话”旧址(即红一军团与红15军团会师地旧址),四周依旧绿意盎然。山下窑洞一溜排开,迎接着一批批来此研学教育、瞻仰革命先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
  距离此地百米左右,就是甘泉象鼻子湾红培教学基地。这是一处集党性教育、红色研学、团建拓展、餐饮住宿、会务服务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区,也是象鼻子湾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近年来,象鼻子湾村通过多媒体播放党史百年光辉历程、参观府村川历史文化展览馆、开展讲党课、唱红歌、“走长征路、吃农家饭、听信仰课、做务实事”主题党日党建品牌等方式,精心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红色资源属于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甘泉县2023年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创建工作,注重研学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注重加强文物利用与文旅融合,把红色文物利用与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有着“世界活丹霞 中国梦之谷”美誉的甘泉大峡谷,开辟“峡谷探秘旅+红色体验游”精品路线,实施全域旅游,用“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今后,我们将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继续加强革命旧址的保护,积极争资争项,加大保护修缮工作,深入调研挖掘历史,教育研究,对革命旧址进行展示,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旧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助力全域旅游,为实现甘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高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