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文/图
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的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也是辽宁省、大连市的基层立法联系点。8月20日,记者走进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墙上挂着的三块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牌匾十分惹眼。这里,已成为大连声名远播的“法治地标”。 “本届以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以‘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为契机,全力打造‘六个平台、两个基地’(即立法以民为本的实践平台、民意表达的直通平台、立法实践的联动平台、普法用法的宣传平台、议案产生的研讨平台、代表学习的交流平台;大连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出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连举措’,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连样本’。”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说。 在大连,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一种民主政治形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可视、可感的现实样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群众在立法实践中感知民主、体验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小窗口展示出中国式民主的大气象。 民意对接立法 “小区里因为养狗出现矛盾,不是狗的问题,而是养狗的人的问题。” 8月20日上午,一场“文明养犬 宠爱有方”的讨论在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立法联络站进行着。14位社区居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化解近期社区出现的养犬矛盾建言献策。 “希望国家能出台专门的法律,让大家知道如何依法养犬,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了。”73岁的社区居民张振发的发言,让一旁的人不住点头,也引起了前来进行实地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及部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针对文明养犬问题还专门去了一些地方调研。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主意,可以收集一下,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转交给我们。”就居民提出的立法建议,此行率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当即给出回应。 林茂社区立法联络站是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众多立法联络站之一。“板凳会”、议事小院……众多带着烟火气息的鲜活模式在立法联系点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依托代表“家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法治超市”等平台,人民广场街道与所辖黄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建活动阵地,在街道辖区打造13个立法议事小院,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立法建议、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一条条“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建议被记录、被归纳、被上报。 “两年来,我们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前教育法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组织召开小院议事会、板凳会、居民恳谈会等36场次,700余人参与其中。”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高楠介绍说,截至目前,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就21部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归纳梳理形成613条意见建议,其中83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采纳率达13%,在探索和实践中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了基层智慧和力量。 让民意对接立法,让专业的“法言法语”与群众“冒热气”的意见双向转换,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融合在一起。 丰富表达平台 不久前,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邀请联系点的优秀立法信息员代表参加。会上评选表彰了20名优秀立法信息员,他们的建议意见均被不同程度地采纳。 这一举动,不但有效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征询的积极性,也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立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有一支由500人组成的立法信息员队伍,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27岁,正是依托了这支队伍,立法意见征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立法信息员队伍仅仅是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高效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为使立法工作在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明确“1+3+1”工作体系:第一个“1”,即“党群一张网”;“3”,即建强信息员、专家人才和顾问单位“三支队伍”;第二个“1”,即创建“立法直通车”网上意见征集平台。与此同时,还先后制定了工作职责、意见征询实施办法,信息员管理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并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推行“十步工作法”,即接收任务、解读学习、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形成初稿、专业征询、上报报告、整理档案、反馈宣传,建立全链条运行机制。此外,还开通线上平台,通过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公众号同步运行的方式,把相关法律草案精准推送到立法信息员、网格员、专家手中,实现了线上发布、线上接收、线上反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节约了大量时间。 一系列探索实践丰富了民主民意的表达平台和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民情、民意、民智的基层属性更加直接,凝聚民心的政治属性更加彰显。 融通社会治理 繁华街区与市井烟火融合,商务楼宇与老街小巷辉映。 人民广场街道行政区域面积5.35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人口7.8万,拥有79家律师事务所和2320名公检法司从业人员、律师。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法院等40余家单位坐落辖区。 如今,立法直通车也是民意直通车。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立法主阵地,也成为基层治理的场所。一方面,人民广场街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将立法和普法有机融合,建立常态化普法宣传机制,设立了集调解、公证、咨询、援助、宣传于一体的“法治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另一方面,将立法和调解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阵地作用,设立了“金钥匙调解室”,组建了涵盖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辽宁省金牌调解员、法官、律师、人大代表等在内的“十大调解员”队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两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6件,调解成功率达99.5%,立法联系点逐渐成为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基层治理平台。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和民生实现了有机融合。在立法征询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立法信息前置,聚焦民生小切口,关注治理大问题。在居民议事会、党建联席会、代表接待日等活动中,立足于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广泛了解发现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立法征求意见的前期调研奠定良好基础,推动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融会贯通,让老百姓成为法治建设的最终受益人。在这里,中国式民主范式不断完善,与民生融通的治理属性更加深入。
|
|
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窗口展示中国式民主大气象
|
透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大连样本”
|
|
|
( 2024-08-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左一)率队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文/图
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的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也是辽宁省、大连市的基层立法联系点。8月20日,记者走进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墙上挂着的三块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牌匾十分惹眼。这里,已成为大连声名远播的“法治地标”。 “本届以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以‘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为契机,全力打造‘六个平台、两个基地’(即立法以民为本的实践平台、民意表达的直通平台、立法实践的联动平台、普法用法的宣传平台、议案产生的研讨平台、代表学习的交流平台;大连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出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连举措’,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连样本’。”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说。 在大连,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一种民主政治形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可视、可感的现实样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群众在立法实践中感知民主、体验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小窗口展示出中国式民主的大气象。 民意对接立法 “小区里因为养狗出现矛盾,不是狗的问题,而是养狗的人的问题。” 8月20日上午,一场“文明养犬 宠爱有方”的讨论在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立法联络站进行着。14位社区居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化解近期社区出现的养犬矛盾建言献策。 “希望国家能出台专门的法律,让大家知道如何依法养犬,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了。”73岁的社区居民张振发的发言,让一旁的人不住点头,也引起了前来进行实地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及部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针对文明养犬问题还专门去了一些地方调研。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主意,可以收集一下,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转交给我们。”就居民提出的立法建议,此行率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当即给出回应。 林茂社区立法联络站是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众多立法联络站之一。“板凳会”、议事小院……众多带着烟火气息的鲜活模式在立法联系点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依托代表“家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法治超市”等平台,人民广场街道与所辖黄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建活动阵地,在街道辖区打造13个立法议事小院,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立法建议、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一条条“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建议被记录、被归纳、被上报。 “两年来,我们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前教育法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组织召开小院议事会、板凳会、居民恳谈会等36场次,700余人参与其中。”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高楠介绍说,截至目前,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就21部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归纳梳理形成613条意见建议,其中83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采纳率达13%,在探索和实践中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了基层智慧和力量。 让民意对接立法,让专业的“法言法语”与群众“冒热气”的意见双向转换,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融合在一起。 丰富表达平台 不久前,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邀请联系点的优秀立法信息员代表参加。会上评选表彰了20名优秀立法信息员,他们的建议意见均被不同程度地采纳。 这一举动,不但有效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征询的积极性,也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立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有一支由500人组成的立法信息员队伍,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27岁,正是依托了这支队伍,立法意见征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立法信息员队伍仅仅是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高效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为使立法工作在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明确“1+3+1”工作体系:第一个“1”,即“党群一张网”;“3”,即建强信息员、专家人才和顾问单位“三支队伍”;第二个“1”,即创建“立法直通车”网上意见征集平台。与此同时,还先后制定了工作职责、意见征询实施办法,信息员管理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并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推行“十步工作法”,即接收任务、解读学习、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形成初稿、专业征询、上报报告、整理档案、反馈宣传,建立全链条运行机制。此外,还开通线上平台,通过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公众号同步运行的方式,把相关法律草案精准推送到立法信息员、网格员、专家手中,实现了线上发布、线上接收、线上反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节约了大量时间。 一系列探索实践丰富了民主民意的表达平台和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民情、民意、民智的基层属性更加直接,凝聚民心的政治属性更加彰显。 融通社会治理 繁华街区与市井烟火融合,商务楼宇与老街小巷辉映。 人民广场街道行政区域面积5.35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人口7.8万,拥有79家律师事务所和2320名公检法司从业人员、律师。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法院等40余家单位坐落辖区。 如今,立法直通车也是民意直通车。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立法主阵地,也成为基层治理的场所。一方面,人民广场街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将立法和普法有机融合,建立常态化普法宣传机制,设立了集调解、公证、咨询、援助、宣传于一体的“法治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另一方面,将立法和调解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阵地作用,设立了“金钥匙调解室”,组建了涵盖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辽宁省金牌调解员、法官、律师、人大代表等在内的“十大调解员”队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两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6件,调解成功率达99.5%,立法联系点逐渐成为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基层治理平台。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和民生实现了有机融合。在立法征询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立法信息前置,聚焦民生小切口,关注治理大问题。在居民议事会、党建联席会、代表接待日等活动中,立足于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广泛了解发现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立法征求意见的前期调研奠定良好基础,推动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融会贯通,让老百姓成为法治建设的最终受益人。在这里,中国式民主范式不断完善,与民生融通的治理属性更加深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