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广角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杨学强 简鸿澈
走进海军航空兵某部宿舍楼,三句标语映入眼帘:用生命救援生命,用时间赢得时间,用责任扛起责任。这些话语诠释了舰载直升机搜救员的信念,他们是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被誉为航母的“第五道阻拦索”。 张闯便是海军航空兵某部搜救员其中一员,特殊使命、重大责任,时刻驱使着他与时间赛跑,和死神较量。 我们快一秒,战友生存希望就多一分 夏夜,辽宁舰正破浪前行,浪涌拍打着舰舷发出低沉而有力的怒吼。不远处,一架搜救直升机正隐藏在海天的黑幕中。 “来了!”直升机后舱,张闯的视线透过窗户紧盯着舰尾方向。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架舰载战斗机喷吐着烈焰划过黑夜,尾钩精准地勾住阻拦索,在甲板上划出一道绚丽火花。 着舰成功!张闯紧皱的眉头稍有舒展,但紧接着又把目光转向下一架准备着舰的战机上…… 最后一架战机成功着舰,直升机也返航稳稳降落在甲板上。看着不远处战斗机飞行员们被簇拥着迎接鲜花和掌声,张闯会心一笑。 作为搜救员,张闯不想自己的岗位被关注,因为他们出场就意味着有战友身处险境。舰载战斗机舰基起降时,为确保飞行员生命安全,他和战友们总是第一个从甲板起飞,最后一个着舰。 靠在座椅上,张闯手里摩挲着一块布满磨痕的军用秒表。这块表是离开连队时老班长朱超给自己的礼物,不管去哪里他都随身携带。 回望初入军营那几年,虽然是最累最苦的,但也是最让张闯难忘的。在这里,张闯遇到了他的伯乐——班长朱超,是他教会了张闯什么是“快”。 那段日子里,张闯早已习惯了按秒生活。三分钟洗澡、三分钟整理内务、两分钟洗漱、十秒钟集合……每个环节都凸显着“快”。 来到舰载机部队后,张闯对“快”又有了新的理解。 “快,是海上搜救最重要的标准,搜救越快,落水飞行员获救几率就越大。”张闯说,“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的普通急救原理,对于海上急救而言是更严苛的挑战。 “怎么才能更快?”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一次次起降中。 一日清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张闯和机组成员迅疾起飞。快!必须快!不远处的云团随时可能产生风向转变,张闯心里清楚,随着天气变化,水下环境也将发生改变,救援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找到了!”伴随着搜救电台信号越来越强,一抹红色烟雾出现在不远处,直升机迅速飞至目标上空。正在此时,风向突变,机身强力摇摆,机组不得已再次进行现场协同。 张闯冷静分析海况和风速情况,得出可以施救的结论。心中盘算好预案后,他果断出舱。 下放过程中,张闯努力摆动双腿克服身体摇动,绞车手通过目视他的位置引导机长微调飞机位置。最终,在机组配合下,张闯准确落到落水者身边,成功完成救援。 看着手中秒表,张闯脸上露出一丝喜悦:从发现目标到成功救起,比上次快了。 一套这样的流程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几千个日夜的刻苦训练。 一次任务,为了测试飞行员随身携带的救生电台性能,需要一名官兵在茫茫大海中携带电台等待救援。“我是老同志,让我来!”不出所料,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张闯。 然而,张闯携带电台落水后,卫星信号突然丢失,他深深体会到了落水人员的孤独和无助。万幸的是,机组成员通力配合,最终发现张闯并救援成功。电台隐患及时排除,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这次经历,也让张闯更加坚信,搜救就是与死神的赛跑和较量,每快一秒钟提高的都是生的希望。他心里明白,只有把方案练成本能、动作练成习惯,救援才能更快更高效,战友才能离危险远一点。 最终,利用这次从死神手中夺来的数据资料,团队顺利解决搜救电台不工作的事故隐患,并对备勤、搜救方案进行多项完善和改进,验证固化了远距离复杂条件下海上搜救训练方法流程。 演训结束后,张闯和往常一样,望着夕阳下被海水拍打的海岸。“师父,为了数据赌上性命值得吗?”坐在身边的徒弟突然问道。 “我喜欢海洋带来的壮阔景色,但我更怕它吞噬战友生命时的可怖模样。”望着不断翻滚涌动的海浪,张闯目光坚定,“只要能挽救战友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海上搜救是和死神较劲,要有以命搏命的勇气 初冬夜幕中,一架舰载直升机飞至预定海域,迅速搜寻并悬停于目标上空。搜救员出舱、入水、营救,几个动作一气呵成,这是该部进行冰海搜救训练前最后一批次适应性训练。 回到宿舍已是深夜,张闯望着书桌上的照片有些出神。“海上搜救是和死神较劲,要有以命搏命的勇气,才能夺得最终的胜利。”张闯当作宝贝的这两张照片,一张是首次成功执行夜间搜救时的照片,一张是首次进行冰海救援时的照片。 这两张照片记录了张闯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见证着这支团队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这是他无畏前行的见证,也是他对生命的最高敬意。 那年,直升机搜救机组必须攻克夜间搜救难题,保障舰载战斗机夜间着舰训练。夜间海上搜救是世界难题,难度之大、风险之高,丝毫不亚于舰载战斗机夜间着舰,而且无经验可借鉴、无教材可参考。 夜间搜救中,张闯不仅要根据飞机距离目标的位置引导飞行员不断修正飞机姿态,还要操纵绞车放下搜救员出舱营救,每一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是他们第一次进行夜间搜救演练,暗夜、轻雾,能见度非常低,增加了救援危险。当机组第三次尝试悬停时,飞机突发特情,千钧一发之际,飞行员果断提起操纵杆,旋翼转速迅速上升…… “夜间搜救风险太大,大家都是凭着勇气去拼,背负着使命去拼。”张闯说,为了把一个动作做到完美,要进行上百次训练,日复一日地重复。 经过数月训练,机组夜间搜救能力取得重要突破,初步探索出舰载直升机夜间海上搜救训练方法。 战时需要就是部队苦练的方向。张闯说:“执行搜救任务是我们的使命,全地形、全时域能够随时出动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为了尽快找到冬季海上救援特点,摸清楚落水者在落水后不同时间段生命体态特征,团队研究决定,由真人扮演落水飞行员采集数据。 “让我上!”张闯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训练当天寒风刺骨,海风刮在张闯脸上如刀割一样。高空之下,海面上浮冰像断裂的大网,风大浪大,一块块浮冰就像抛了锚的小船一样起伏不定,强烈的压迫感瞬间向张闯袭来。 深吸一口气,张闯纵身跃入冰海,手指和脸颊瞬间失温,冰水如针扎在身上。应急救援的直升机就在身边,仅需轻轻挥手即可中止训练,但事关任务成功与否,决不能放弃。 不惧生死完成冰海“第一跳”,回来后战友们纷纷询问张闯当时的情境和感受。 “怕吗?”“怕!怕也要坚决完成任务!”这是当时张闯的答案。现在,这也是大家的共识。 任务结束,张闯来不及休息,迅疾配合航医把下水后各个阶段的心理、身体状态记录下来,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冰海救援经验,向成功实施冰海救援迈出关键性一步。 不断突破,是铸牢“第五道阻拦索”的秘诀 渤海湾畔,繁星点点。随着最后一架战鹰安全着舰,张闯和他的战友们顺利完成下半夜多个场次飞行训练。然而,在之后的复盘讲评会上,氛围却剑拔弩张,张闯和战友们又红着脸相互争论起来。 十余年来,这种争吵从未停止。从制定战法方案到编写搜救教案再到优化培养改装流程,每一次的面红耳赤、通宵达旦,都会达成新的共识、固化新的成果。 作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张闯和战友们对搜救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歇,对团队搜救能力建设的求知也永无止境。 那年,单位刚组建,新单位、新机型、新战位,一切都是未知数。在没有搜救骨干的情况下,张闯主动挑大梁、担重任。 那些日子,面对舰载机飞行的全新思维理念、全新组训模式、全新训练课目,他边学习、边请教、边借鉴、边实践,发现问题现场研究解决,针对理论盲区和技术弱项加班加点钻研,装备操作手册被翻卷掉页,学习笔记记了数十本。最终,张闯和他的团队逐步突破多种救护方法,参与制定修改完善各类战法方案十余份,有效提升部队整体搜救能力。 这些年来,张闯和他的战友们从零开始,在任务中不断摔打,瞄准边界盯着极限练,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用搜救能力支撑起作战能力。 如今,张闯依旧记得每次执行任务时从直升机上快速索降的感觉。“同样是在几十米高空一跃而下,要当就当战友放心的守护者。”带着这样的想法,张闯觉得自己和手中的绞车钢索关系好像更紧密了。 “哪怕自己受伤,也不能在关键时刻让战友受伤。”为了尽快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张闯和战友们想尽办法练体能、练技能,手上老茧一层一层变厚,对绞车的操纵一点一点熟练。 这些年,张闯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两次……一个个荣誉背后,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第一个跳入冰海,第一个执行大风浪救援任务,第一个参与夜间搜救演练……张闯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各项难题攻关实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难题,为航母舰载机战斗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在航母舰载直升机部队成立的十余年里,张闯是亲历者,是见证者,更是奋斗者。如今的张闯依然奔跑在新时代的强军道路上,他将继续以奋斗者之姿跑出强军加速度,勇攀能力高峰。
图① 海军航空兵某部搜救员张闯首次进行冰海救援。 图② 海军航空兵某部搜救员张闯。 (海军航空兵某部供图)
|
|
与时间赛跑 和死神较量
|
海军航空兵某部搜救员张闯践行强军使命纪实
|
|
|
( 2024-08-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