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社区
|
|
□ 本报记者 王莹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龚丽雯 江松松 每逢假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的龙潭村就格外热闹:人们穿梭在狭窄的青石巷道中,尽情领略这座文创古村的魅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之美。而这份惬意的背后,离不开屏南县公安局熙岭派出所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的全力护航。 近年来,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主动服务文创兴村规划,深耕“文创警务”“旅游警务”“融合警务”,走出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枫桥之路”,守护“诗和远方”。 “文创警务”强治理 龙潭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120多栋明清古建筑的古村落。2017年,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百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村民”在此落脚,他们通过文创,让古村焕发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外来人口数量激增,如何服务好“新村民”也成为警务工作的新挑战。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以“文创警务”为核心理念,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实行“一屋一档”“一人一档”管理模式,坚持现住地管理原则,实行错时走访、延时走访,全面掌握外来人员的流入时间、目的和居住地点。 为了让“外乡人”也能变“当家人”,警务室为暂住登记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提供农村居住证办理服务,进一步优化人口管理工作。 “针对民宿、酒吧、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兴起,我们加强专项活动安保和行业监管工作,对村民网络直播宣传古村、销售产品等行为进行规范,建立村内开播人员信息清单,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播信息内容实时巡查,并定期举办乡村法治讲座,向村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陈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警务室还充分依靠村委会等组织,抓好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指导村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等治安防范力量开展经常性治安巡逻防范活动,减少辖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 2019年至今,龙潭村已连续5年实现无刑事犯罪、无黑恶势力、无毒品犯罪,交通秩序好、宣传防范好、旅游环境好的“三无三好”目标。 “旅游警务”护平安 前不久,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接到了辖区民宿老板的报警,称一位游客在饮酒后独自外出,手机却留在店内。眼看夜已深,游客却迟迟未归,民宿老板选择向警方求助。 接警时已是凌晨1时许,值班民警立即根据民宿老板提供的线索调取周边视频,搜寻游客身影。10多分钟后,民警发现该游客最后出现在龙潭村溪尾处。 为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警务室立即组织人手以警民驿站为起始点,沿着溪边展开地毯式搜索,并一路呼喊游客名字。直至凌晨3时许,才在溪尾桥头附近找到摔得一身是伤的游客。所幸,经过检查,该游客身体并无大碍。 “真是有惊无险,感谢你们的守护!”酒醒后,该名游客对民警致谢道。而这也是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紧扣“桥头堡”角色定位,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的一幕缩影。 随着文创产业的复兴,龙潭古村每年能吸引10余万名游客前往观光。面对游客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在成立伊始便主动融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局,将警务室选址在村口桥头,让每一位进入龙潭村的游客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以“公安蓝”扮靓“旅游红”。 “警务前移后,警务室形成便民服务、交安劝导、矛盾解纷、综治中心、警民驿站‘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能够及时受理、解决游客的求助、投诉和举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时间零延误’。”熙岭派出所所长李兴鹏介绍说。同时,警务室还能辐射管理服务周边几个村落,为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融合警务”促和谐 “感谢你们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为我们双方考虑,谢谢你们。”日前,拿到退还押金的金某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道。 金某是近年来到龙潭生活的“新村民”。前些年,为了事业发展,其向“老村民”陈某租赁一座老民居用于改造民宿。双方约定房屋租赁期限为5年,承租人金某向陈某交付押金1万元整。 可约定的租赁期限未到,金某就表示不愿续租房屋,要求陈某退还押金遭到拒绝,双方因此引发纠纷。 了解事情原委后,警务室民警主动介入,发现金某确实在经营上面临困难,并不是有意不履行合同。于是,民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情义、讲法律等方式释法说理,希望找到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互相理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陈某向金某退还押金5000元,这起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龙潭的‘新村民’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原住民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下来生活难免发生摩擦。”陈健介绍说。 针对这一情况,警务室组建由新旧村民代表、驻村民警和乡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调解队伍,每月召开警民恳谈会,倾听群众心声,搭建沟通“连心桥”,促进新老村民的融合。 同时,警务室综合运用“警法调解”机制,联合检察院、法院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推动法治、德治相融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却很安心。可以每天很从容,夜不闭户。”看着每日穿巡在巷道中的民警,“新村民”梅先生笑着说道。 图①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全貌。 图②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向游客开展安全宣传。 图③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在警民驿站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
|
深耕“三大警务” 守护“诗和远方”
|
屏南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主动服务“文创兴村”
|
|
|
( 2024-08-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
□ 本报记者 王莹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龚丽雯 江松松 每逢假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的龙潭村就格外热闹:人们穿梭在狭窄的青石巷道中,尽情领略这座文创古村的魅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之美。而这份惬意的背后,离不开屏南县公安局熙岭派出所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的全力护航。 近年来,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主动服务文创兴村规划,深耕“文创警务”“旅游警务”“融合警务”,走出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枫桥之路”,守护“诗和远方”。 “文创警务”强治理 龙潭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120多栋明清古建筑的古村落。2017年,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百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村民”在此落脚,他们通过文创,让古村焕发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外来人口数量激增,如何服务好“新村民”也成为警务工作的新挑战。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以“文创警务”为核心理念,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实行“一屋一档”“一人一档”管理模式,坚持现住地管理原则,实行错时走访、延时走访,全面掌握外来人员的流入时间、目的和居住地点。 为了让“外乡人”也能变“当家人”,警务室为暂住登记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提供农村居住证办理服务,进一步优化人口管理工作。 “针对民宿、酒吧、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兴起,我们加强专项活动安保和行业监管工作,对村民网络直播宣传古村、销售产品等行为进行规范,建立村内开播人员信息清单,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播信息内容实时巡查,并定期举办乡村法治讲座,向村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陈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警务室还充分依靠村委会等组织,抓好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指导村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等治安防范力量开展经常性治安巡逻防范活动,减少辖区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 2019年至今,龙潭村已连续5年实现无刑事犯罪、无黑恶势力、无毒品犯罪,交通秩序好、宣传防范好、旅游环境好的“三无三好”目标。 “旅游警务”护平安 前不久,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接到了辖区民宿老板的报警,称一位游客在饮酒后独自外出,手机却留在店内。眼看夜已深,游客却迟迟未归,民宿老板选择向警方求助。 接警时已是凌晨1时许,值班民警立即根据民宿老板提供的线索调取周边视频,搜寻游客身影。10多分钟后,民警发现该游客最后出现在龙潭村溪尾处。 为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警务室立即组织人手以警民驿站为起始点,沿着溪边展开地毯式搜索,并一路呼喊游客名字。直至凌晨3时许,才在溪尾桥头附近找到摔得一身是伤的游客。所幸,经过检查,该游客身体并无大碍。 “真是有惊无险,感谢你们的守护!”酒醒后,该名游客对民警致谢道。而这也是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紧扣“桥头堡”角色定位,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的一幕缩影。 随着文创产业的复兴,龙潭古村每年能吸引10余万名游客前往观光。面对游客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在成立伊始便主动融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局,将警务室选址在村口桥头,让每一位进入龙潭村的游客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以“公安蓝”扮靓“旅游红”。 “警务前移后,警务室形成便民服务、交安劝导、矛盾解纷、综治中心、警民驿站‘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能够及时受理、解决游客的求助、投诉和举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时间零延误’。”熙岭派出所所长李兴鹏介绍说。同时,警务室还能辐射管理服务周边几个村落,为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融合警务”促和谐 “感谢你们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为我们双方考虑,谢谢你们。”日前,拿到退还押金的金某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道。 金某是近年来到龙潭生活的“新村民”。前些年,为了事业发展,其向“老村民”陈某租赁一座老民居用于改造民宿。双方约定房屋租赁期限为5年,承租人金某向陈某交付押金1万元整。 可约定的租赁期限未到,金某就表示不愿续租房屋,要求陈某退还押金遭到拒绝,双方因此引发纠纷。 了解事情原委后,警务室民警主动介入,发现金某确实在经营上面临困难,并不是有意不履行合同。于是,民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情义、讲法律等方式释法说理,希望找到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互相理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陈某向金某退还押金5000元,这起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龙潭的‘新村民’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原住民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下来生活难免发生摩擦。”陈健介绍说。 针对这一情况,警务室组建由新旧村民代表、驻村民警和乡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调解队伍,每月召开警民恳谈会,倾听群众心声,搭建沟通“连心桥”,促进新老村民的融合。 同时,警务室综合运用“警法调解”机制,联合检察院、法院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推动法治、德治相融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却很安心。可以每天很从容,夜不闭户。”看着每日穿巡在巷道中的民警,“新村民”梅先生笑着说道。 图①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全貌。 图②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向游客开展安全宣传。 图③ 龙潭乡村振兴警务室民警在警民驿站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