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 学纪知纪 入脑入心
· 阿尔山儿女感人的戍边故事
· 善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 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水平
· 北京首个生态警务站挂牌成立

阿尔山儿女感人的戍边故事

( 2024-07-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法制文萃报》记者 彭飞
  
  阿尔山在哪里?中国地图形似雄鸡,阿尔山所在的中蒙边境线,恰好位于雄鸡“脖后颈”位置。
  阿尔山的边境线有多长?98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4200多公里边境线的不到四十分之一。
  但就是在这条不到百公里的北国边境线上,涌现出诸多党政军警民各族儿女舍家为国、齐心合力、稳边固防的感人故事。
一支笔
  1378—1381,是阿尔山边境线的一段界标区间,也是护边员王玉发日常巡防的折返线。
  王玉发的家,距离最近的边境线只有几公里。46岁那年,王玉发换下林业工装,开启了牧民生活,从那时起,他就成了义务巡边的信息员。几年前,阿尔山市成立了群防群治组织“雪城义警”,王玉发成为其中一名护边员。
  每次出门前,除了钢钳、望远镜、毛巾,他还会随身携带一样东西——毛笔。
  边境气候多变,风吹雨淋,界碑上的字很容易褪色。每经过一座界碑,王玉发都会看一看,界碑上的字是不是淡了。如果淡了,就用毛巾擦一擦,再用毛笔蘸着红油漆,涂一涂、描一描。走远后,看着齐肩高的界碑上字体又清晰了、鲜红了,王玉发特别有成就感。
  王玉发说,护边工作,夏天并不比冬天轻松。“六七月份采蕨菜的人多,怕人有意无意越过铁丝网,所以要提前做好预防,靠近了要及早劝离,一刻也不能松懈。到了冬天,路虽然不好走,但会留下脚印。”
  2016年1月,冰雪覆地,一早出门巡边的王玉发,忽然在雪地上发现两行脚印,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立即拨打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自己则慢慢顺着脚印向前追踪。经过王玉发的指引,属地民警成功将两名涉边违法嫌疑人抓获。
  21年来,王玉发对自己看护的这段25.928公里长的边境线,每一处都熟稔于心。每天策马驱驰,跑几圈、转一转,看到没有异常,他心里才觉得踏实。
  在阿尔山市98公里边境线上,像王玉发这样,与戍边民警一起,参与到守边护边工作的护边员有160多名。边境线上,每一方地、每一条河、每一块界牌,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王玉发今年已经67岁,记者问他准备什么时候“退休”。他顿了一会儿说道:“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一首诗
  “边关风雪冷,北疆信仰红。青春勇担当,国门筑忠诚。”
  这首咏怀诗的作者赵洪波,是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一名写作爱好者。
  2013年,阿尔山公路口岸开放,赵洪波被调了进来,担负起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限定区域管理、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专业工作。
  有一年冬天,雪厚路滑,一辆蒙古国国籍的出境车,在过关时侧翻,车上乘坐的4人面临危险。正在执勤的赵洪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4人成功救出。事后,边检站收到4人送来的锦旗——“严谨高效为企业,服务细致暖人心”,记录下中蒙睦邻友好的情谊。
  赵洪波家在乌兰浩特市,距离工作的口岸300多公里,单程开车要3个多小时。每月回家一两次,与家人聚少离多,是他过去10多年的常态。
  赵洪波充分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所长,主动带领身边人学习各项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上百次。国门下、课堂上、社区里,到处都有他宣讲的身影。赵洪波因此获得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当记者问起赵洪波对十年如一日的繁复工作是否感到疲惫时,他回复了一段曾在笔记本里写过的话:“林深不知处,山河知道我。岗亭、国门、界碑,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见证着移民管理警察对祖国无限的忠诚;站岗、巡逻、执勤,这些看似枯燥单调的工作,让移民管理警察的人生价值得以升华。”
一棵树
  三角山哨所,在距离阿尔山国门不远处的一座山上。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新兵,都是听着“相思树”的故事成长起来的。这个真实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守望相思树》。
  1984年,三角山哨所老班长李相恩,带领战士在边境巡逻时,忽遇山洪。为了抢救战友,老班长自己被卷入洪流。去世时,李相恩与妻子郭凤荣刚结婚3年多。日夜思念丈夫的郭凤荣,第二年来到哨所旁,种下一棵樟子松,寄托对丈夫的哀思。2010年,郭凤荣去世前,特意嘱托儿子,将骨灰撒入哈拉哈河,日夜陪着丈夫……
  “相思树”的故事,感染着三角山哨所一代又一代的守边战士。后来,三角山边防连也有了很多传统:连队战士结婚,要给相思树献上哈达;《哨所的相思树》歌曲,官兵们人人都会唱。
  三角山哨所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极目远眺,是苍翠葱茏的草原和连绵不绝的山脉,蜿蜒曲折的哈拉哈河如玉带般穿越其间。
  哨所旁的那棵樟子松,依旧苍翠挺拔。年轻的战士,面容刚毅,眼神坚定。他们24小时驻守边关,维护边境线的安宁。他们把黄金般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哨所,用笔挺的身姿筑起永不褪色的“界碑”。
  “边防固、边疆稳、边境安”,是他们共同的心愿。无言的“相思树”,成了他们为此不懈努力的永恒精神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