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量最大造成损失最多
· 中国仲裁助力国际供应链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
· 激情唱响《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共商以司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对快递单广告须加强监管
· “26℃执行利剑”守护老区公平正义

对快递单广告须加强监管

( 2024-06-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杨佳艺
  
  随着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快递单已成为投放广告的新载体,但引发的一些乱象也引人担忧。近日,有媒体调查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小广告发现,“扫码领水杯”“扫码领红包”等令人心动的“福利”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套路。被诱导点进层层跳转的页面后,消费者轻则被捆绑下载各类软件,重则被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诈骗。
  从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快递单广告广受欢迎有市场需求这一现实因素。由于快递包裹覆盖面广、广告投放价格相对低廉,快递单广告成了商家眼里性价比较高的推广渠道,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再加上快递公司等也能够以此创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尽管目前法律上对快递单广告没有专门规定,但既然是广告,那么无论依托何种载体、表现为什么形式,都必须合法合规。
  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显然,那些层层诱导、“挂羊头卖狗肉”的快递单广告对部分消费者造成了误导,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扰乱广告市场秩序。而以虚假奖励承诺引导消费者扫码、点击网页链接浏览商品信息的快递单广告,也涉嫌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对于当前快递单广告领域存在的乱象,政府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尽快细化相关规定,明确各方主体责任,督促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守住法律底线、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骗识骗能力,在遇到快递单广告陷阱时依法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让违法违规的快递单广告无生存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