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4/13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生死较量
· 筑牢云岭雄关,让贩毒分子难逾越
· 悬崖恶战,毒贩的匕首刺了过来
· 每一次抓捕,未知和意外总是伴随

筑牢云岭雄关,让贩毒分子难逾越

( 2024-06-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现场一
  “报告,目标车辆已进入设伏区域。”
  “请立即实施拦截!”
  指挥员一声令下,6名侦查民警快速出击,拦截毒贩所乘车辆,将2名毒贩按倒在车门上,并用警棍扣住其颈部,毒贩随即被制伏。民警当场缴获海洛因48.345公斤。

□ 本报记者  石 飞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谢丽勋 李阔

  云南省西连缅甸,南靠老挝、越南,4060公里边境线蜿蜒漫长,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势错综复杂,历来是我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随着境外毒品渗透入境的传统渠道基本被斩断,大宗毒品过境骤减,毒贩采取绕关避卡、货物夹带、车体藏匿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贩运毒品,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边境毒情形势变化,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下简称云南边检总站)强化边境管控、公开查缉、专案侦查、科技赋能和群防群控,固化“源头管控、两端延伸、合成作战、全链打击”缉毒侦查模式,最大限度遏制境外毒品渗透和国内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
  今年以来,云南边检总站共计查获毒品案件2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6人,缴获毒品4492公斤,查获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33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395吨,筑起一道贩毒分子难以逾越的“云岭雄关”。
全域布防筑牢屏障
  “报告组长,嫌疑人已进入目标区域。”
  “立刻收网!”
  4月16日凌晨5时,云南边检总站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民警经过13个日夜的侦查,向专案组汇报:嫌疑人深夜驾驶车辆停靠在目标区域,可以收网。在基本确定该伙人员为目标嫌疑人后,专案组民警迅速实施抓捕,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缴获毒品47.45公斤。
  “这是云南边检总站针对境内外毒情形势变化,科学调整禁毒工作部署取得的成效。”云南边检总站总站长徐立说。
  面对边境地区毒品多头入境的新态势,云南边检总站深入研判一线、二线布防上的漏洞和毒品贩运的规律、特点,创新勤务布局、查缉战法,织密查缉网络。同时加强情报工作,创新情报搜集方法,拓宽毒品案件线索的来源渠道,在抓捕毒贩毒枭、打击贩毒团伙、摧毁幕后网络上取得了新突破。
  在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立体化布防是一道有力举措。据该支队支队长郭军毅介绍,支队探索“一站多点”查缉模式,强化二线查缉能力,采取“固定查缉和流动查缉相结合”“错时错峰查缉”“24小时双向查缉”等勤务模式,织密织牢抵边查缉、二线拦截、面上布防“三道防线”。
  “云豹,搜!”
  在警犬的协助下,民警成功找到了毒贩藏匿的毒品。
  在德宏州瑞丽市边境一线,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警犬驯导员李堃携带警犬“云豹”在支队团结边境派出所辖区边境线附近查获毒品11.92公斤,有效阻断毒品内流。
  据了解,云南边检总站坚持警力前移、靠前管控,充分发挥700多个边境一线固定执勤点位和13万余台智能感知设备作用,加强重点查缉工作,灵活运用“视频+无人机+警犬+人力”等手段,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技防巡查、人防巡逻,在边境一线和口岸(通道)查获一大批毒品。
  持续完善“警力+”公开查缉模式,优化力量布局,精准研判“绕关避卡”特点规律,在交通要道以及进出边境管理区交通干线,科学布防固定、流动和临时查缉站点,24小时双向查缉人员、车辆、货物,截断毒品内流运输通道。
  “现在,每个村寨都有人参与管边控边,毒贩再无遁形之处了。”谈起参与边境管控工作的感受,护边员岩旺深有感触。
  “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禁毒斗争时,我们还吸收辖区优秀党员、村寨干部以及群众建立‘女子护村队’‘禁毒帮教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出台激励性举措,群众禁毒斗争意识空前高涨。”徐立说,民警从群众举报线索中辨别、筛查,从破获案件中串并分析、循线追踪,全链条打击贩毒活动,全力挤压贩毒分子的生存空间。
斩断毒品寄递渠道
  “警官,有几个发往内地的包裹有问题,麻烦你们来看看。”
  2023年12月20日,云南边检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瑞丽边境管理大队接到辖区某快递营业点工作人员举报,怀疑有人利用包裹藏毒。
  接报后,民警立即前往该快递营业点对包裹进行详细检查,当场从玉石原石内查获冰毒14.85公斤,后经延伸打击,成功抓获毒贩6名,斩断了一条利用物流寄递行业向内地贩卖运输毒品的通道。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寄递行业深入各行各业,这也为毒贩提供了“便利”。
  “物流寄递的延伸打击大有可为。”徐立说,云南边检总站持续加强对边境地区物流寄递企业的联管联控,严格督促辖区物流寄递企业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及时发现涉毒犯罪。同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快递从业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介绍毒品知识,不断提高物流寄递行业从业人员识毒、辨毒能力,更好地配合公开查缉,实现收寄与查缉的深度融合。
科技赋能创新战法
  “近期有毒品入境!”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侦查员前不久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这样一条线索。该支队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分析研判,利用信息化设备对边境线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一名境外男子驾车入境后,将车停在边境线附近。
  该男子的可疑行为引起侦查员注意。支队立即组织警力赶赴边境一线布控蹲守。时机成熟后,专案组迅速展开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马某,当场从其驾驶的机动车上查获冰毒59.48公斤。
  从蛛丝马迹中寻找重要情报,由此追踪幕后贩毒黑手,这是云南边检总站研判中心每天的任务。有时,一个电话、一条住宿记录、一张快递单,都可能是一桩惊天大案的关键线索。
  徐立透露,近年来,总站持续完善四级线索研判体系,大力推进站级单位研判中心建设,在缉毒实战中丰富完善大数据研判技战法,探索从智能发现到落地打处的全流程处置实战功能。
  “面对不断变化的毒情形势,总站始终把信息科技工作作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重要抓手,将信息化全面融入执法执勤工作中。通过利用各项高科技查缉手段和信息化战法,建立信息支撑、科技主导的精准打击网络,在边境前沿建立禁毒‘千里眼’和‘顺风耳’。”徐立说。
  “清源断流2024”专项行动启动后,云南13个站级单位缴毒总量突破2.7吨,2个边境管理支队缴毒量突破500公斤。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在5月下旬缴毒总量突破1.3吨,成为今年第一个缴毒量突破一吨的站级单位。
制图/李晓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