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诉”的确认守护好中华文脉
· 一百八十八个维权岗织密权益“保护网”
· 烽火台上私建信号设备破坏历史风貌
·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365件次

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
以“诉”的确认守护好中华文脉

( 2024-06-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走进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村,一座历经沧桑仍保存完整的砖墙院落让过往行人纷纷瞩目,它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始发地——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两年前,范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红色文物保护专项活动中发现该旧址因年久失修濒临灭失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旧址进行修缮保护。去年5月,范县检察院又发现旧址屋顶出现破损,文物本体灭失风险加剧,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通过“诉”的确认发挥监督刚性。法院判令相关职能部门对旧址履行保护管理职责后,范县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督促履职。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范县检察院办理的这起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其中。数据显示,2019年10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万余件。
  “立足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最高检指导地方检察机关结合本地特色以小专项形式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说,检察机关始终坚守法律监督定位,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以能动履职为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列宁小学旧址周围的杂草、垃圾得到清理,旧址内堆放的柴火等易燃物已搬离,文物保护标识已竖立……前不久,江西省峡江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开展红色资源保护专项活动“回头看”时,辖区的罗田镇列宁小学旧址已经“旧貌”换“新颜”。
  原来,根据江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峡江县检察院组织干警对辖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少数红色遗址未设置保护标识、划定保护范围和摆放消防设施,个别革命旧址亟须修缮,便依法进行公益诉讼立案,督促有关部门开展修缮、保护、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文物安全。
  “近年来,我院根据最高检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守护红色文化史迹’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对辖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革命遗迹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摸排出线索21条,办理案件12件,发出检察建议10份,督促相关行政单位履行保护红色文物职责6次,修缮革命旧址7处。”峡江县检察院检察官李善民说。
  据徐向春介绍,为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难题,最高检指导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检察机关重点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留住记忆和乡愁,最高检以贵州、山西为重点推进古村落保护;为使侨胞台胞心有所属情有归处,最高检在广东、福建等地部署开展涉侨涉台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围绕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北、甘肃等15省份检察机关积极推进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北京、山东等8省份检察机关开展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
  聚焦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特殊文化遗产,最高检指导浙江、江苏等地检察机关积极办理相关领域案件,传承中国特色农耕文化。
  在办案过程中,各地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固定证据。河北省文安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保护古城墙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利用无人机航拍对古城墙现貌、违法点位进行测量绘图,制作现状示意图,对发现的违法点位予以精准标注,并拍摄照片157张,制成“文安县古城墙航拍示意图”,推动案件办理。
推动完善法律体系
  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六年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内的省级文物古建筑北极宫因产权纠纷致无人管理、年久失修,存在坍塌毁损风险。
  2023年4月,镇远县人民检察院收到镇远县人大常委会移送的代表建议,经调查后依法立案办理。办案中,针对有关行政机关以案涉文物存在产权纠纷为由,未采取实质性整改措施的,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判决要求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对北极宫进行保护监督管理修缮的法定职责。截至目前,北极宫主体已经修复完成。
  其间,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向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推动修订完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新增公益诉讼内容,完善文物、历史建筑等方面的传承与利用等意见建议。
  检察公益诉讼办案从立案开始就进入了“诉”的环节,必须紧紧扭住“可诉性”这个关键,持续提高精准性和规范性。
  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在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案件时,始终坚持行政机关维护公益的第一顺位,在行政机关穷尽行政手段仍不能弥补损失时,检察机关可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究违法行为人责任,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项决定,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案件范围。检察机关以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为文物保护法修改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提供生动的司法实践样本。
  “最高检拟于今年发布一批‘文化强国’指导性案例,向全社会讲好文物保护检察故事,提升社会公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意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徐向春说,检察机关将继续推动完善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同题共答协同发力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是著名侨乡,华侨文化资源丰富。因侨胞侨眷长居海外,涉侨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年久失修、环境脏乱、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针对涉侨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大、产权复杂、修缮费用高、开发难度大等情况,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检察院以举行公开听证会的方式,凝聚行政机关与社会各界在涉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智慧和共识,通过“检侨联络站”邀请海外爱国侨领和涉侨领域工作专家参加,海外侨领以视频连线方式参与听证,代表海外侨胞发表意见。并向负责具体整改工作的属地镇政府以集中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检察建议书,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形成磋商意见。
  为助力解决修缮资金不足的问题,新会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引入社会捐赠和管护力量,将督促行政机关能动履职、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传承发展捐赠文化等有机融合,探索解决涉侨文物管理维护困难的有效途径。
  “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虽然在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方式不同,但工作目的、追求效果完全一致。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既依法监督又协同配合。”徐向春介绍说,今年以来,最高检与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文物征集保护、联合办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此外,最高检还进一步增强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协作,联合相关部委适时出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协作意见;做好流失文物国际追索返还工作。
  据徐向春介绍,在强化智力支撑方面,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作用,充分借助“外脑”智慧,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力量,积极打造“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检察保护新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