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9 2/9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贡献龙江力量
· 推动民法典融入百姓生活走到群众身边
· 关注·民法典宣传
· 紧紧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检查
· 心系民生冷暖 提升执法质效
· 练兵角里训练忙

练兵角里训练忙
安徽公安机关蹚出基层实战训练新路径

( 2024-06-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警察同志,我被蛇咬了,快救救我。”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出警赶到现场进行施救……这一幕发生在安徽省祁门县祁山派出所的练兵角。这是一场实战训练演练,该所根据地处山区夏季蛇伤群众警情多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什么不足就补什么。近年来,安徽公安机关以派出所练兵角建设为支撑,创新练兵模式,解决基层训练短板,实化基层常规训练,增强练兵实战能力,蹚出向常态化精准化个性化练兵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的新路径。
从试点破题到全省实践
  基层所队是全警练兵的“训练末梢”,如何解决基层练兵落实难问题,关乎练兵成效。2022年,安徽省公安厅在黄山基层派出所探索推行练兵角建设试点,从解决基层训练无专门场地入手,打通基层练兵“最后一公里”。
  在练兵角建设上,黄山公安机关秉持“小场地、大练兵”理念,立足实战实训,因地制宜、速建速成,成熟一个、投训一个。休宁县流口派出所练兵角富有代表性,练兵角理论学习、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功能区齐备,山域救援、涉水警情、驻地警务等训练板块标识醒目,训练个性色彩浓厚。
  “我们结合辖区涉山域、涉水救援警情多发,在练兵场所设立攀爬墙等设施,针对性开展山域绳索救援捆绑、皮划艇救援等技能培训。”休宁县流口派出所所长伍林林一边带领民警演练他们自己摸索出的救援流程,一边商讨可能进一步优化的环节。
  因地制宜建、因情施展训。黄山派出所练兵角建设不仅风格不同,而且个性化训练内容也一目了然,让练兵角成为基层所队一道别样风景。
  “有了练兵角,民警一有时间就会练上一把,很好地破解了基层工训矛盾,通过抓在常态、练在平时,让民警在干中练、在练中提升,增强了民警体能、技能和实战处置能力。”黄山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副校长许文宾说。
  黄山公安机关的成功试点,为全省推动练兵角建设提供了样本。安徽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全省公安派出所练兵角建设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推动练兵角建设的“硬核举措”,练兵角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省全面铺开,练兵角也从黄山一地精致“盆景”发展成为全省教育训练的精彩“风景”。
  “练兵角补全了全省公安训练基地的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市级警校、县级战训基地、基层所队练兵角三级训练体系。”安徽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有关负责人说。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场地受限、设施不全,建设练兵角一度让合肥市公安局花岗派出所所长戴浩很苦恼。
  “后来转变思路,充分利用派出所周边资源,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戴浩说,场地受限,就利用附近花岗小学2000平方米操场和跑道;设施不全,就利用附近花岗消防救援队的健身房和速降攀爬训练楼;师资缺乏,就利用附近单位专业人员,给民警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依托练兵角建设,形成了“公安+消防+医院+校园+法院+社区”的“1+5+N”的练兵新图景。
  思路一变天地宽。纵观安徽公安机关练兵角建设实践,尽管练兵角试点建设中打造有类似的“样板间”,也有一套训练管理、规章制度等,但仍然鼓励各地把立足自身、因地制宜、贴近实战、打造特色的理念贯穿始终,不搞整齐划一式的建设标准,也不搞大水漫灌式的训练体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而是鼓励地方立足自身实战需求,在练兵角建设上坚持“一所一方案”,针对执法执勤不同特点、常见警情类型,定制打造个性化训练项目,努力形成“一所一品牌”。
  比如,歙县北岸派出所探索“交治合一”联勤执法机制,培育一专多能的“全科民警”;合肥逍遥津派出所打造“逍遥枫警说反诈”“张小兵寻人找物”工作室,以工作室为牵引打造特色练兵角;无为市高沟派出所在练兵角设置微型消防站及无人机兴趣小组,推动练兵个性化……这些特色练兵角又形成了创新的示范效应,真正让练兵角成为实战基石。
  “我们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风格化训练场地,针对辖区常见警情开展个性化警情模拟训练,打在了全面提升全警实战大练兵质效的鼓点上,从大水漫灌式的常规训练到精准滴灌式的个性练兵,激发了基层民警的教育训练热情。”安徽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副处长金镇说,基层练兵热情高涨了,带动了教育训练向全警覆盖,提升的是全警的战斗力。
从输血赋能到造血产能
  练兵不是一日之功,更不能“自娱自乐”,需要服务于实战、服务于执法办案、服务于群众需求。
  “我们是磨店派出所民警,因你涉嫌殴打他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现在对你进行口头传唤。”在合肥市新站分局磨店派出所练兵角,一场模拟街头突发打架斗殴警情处置正在实训演练。
  担任处置教官的是所内民警朱安明。他带领3名民警辅警手持警械现场处置,汗水早已湿透他们的衣服。
  磨店派出所所长江岷轲说,练兵角建成后,教育训练的质效是所里主抓的重点,从所内选拔警务实战能力素质过硬的民警担任警务技战术教官,选拔现场警情处置化解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警情处置教官,确保练兵角能常态化开展训练。
  练兵角建设,师资是关键。但是,不是所有的基层派出所都能像磨店派出所这样挖潜培养自己的训练教官。如何才能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呢?
  “我们把教育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看成是练兵角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变量’,注重练兵角的内涵式发展,建设成果不只是体现在场地、设施等硬件上,需要同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安徽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处长程鑫介绍说,在加强省、市级警务实战教官送教、加大外部输血赋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县级尤其是基层所队小教员培训培养,实现从送教上门的“输血赋能”到挖潜培养小教员的“造血产能”。
  围绕练兵教官培养,安徽各地公安机关纷纷打出组合拳。芜湖市公安局为全市练兵角选聘132名法制小教员和188名警务实战小教员,“文武双教官”模式深受欢迎;合肥市公安局通过救援类警情处置专项轮训,为各基层所队培养531名民警辅警专业教官,做优练兵角师资;阜阳市公安局组织举办警务实战小教员专项培训,强化练兵角师资保障;淮南市公安局积极建设“蓝军队伍”,为派出所开展“红蓝对抗”训练提供支撑……从而提升练兵角教官自主造血能力,破解师资不足难题。
  目前,安徽各地练兵角建设得到稳步推进,练兵角已经成为基层民警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实战轮训的综合体,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兵热潮。
  “练兵角充分发挥教育训练要素聚合作用,通过重组设施、师资、教学教法等练兵要素,将碎片化训练时间与训练内容‘化零为整’,为常态化实战练兵注入新动能,实现从聚合到聚变的效应,有力推动形成公安战斗力。”安徽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