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练兵角里训练忙
· 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落实于行
·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检查
· 心系民生冷暖 提升执法质效
· 加强多元解纷协同 推进调解文化认同
· 紧紧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 国家卫健委推进“一老一小”相关改革工作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心系民生冷暖 提升执法质效
青岛公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绘就平安画卷

( 2024-06-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姜  涛
  
  每天早上9点,山东青岛市公安局“民意110”的工作人员,都会对前一天办理的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服务事项以及拨打过110、122接处警等5类渠道的群众诉求发送回访短信。对于回复“不满意”的群众,则通过“968110”执法管理监督电话进行人工回访、3日跟踪督办、5日办结反馈。回访、监测、整改、反馈、考核一体化推进,确保民意诉求全链条闭环管理。
  一条热线,一头连着公安机关执法质效与公信力,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冷暖,成为青岛公安机关以法治环境、法治思维优化服务效能的生动写照。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法治化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成效。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系统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年‘1+6’源头治理攻坚,着力构建全过程、全链条执法管理监督体系,推动整体公安工作提质增效。”青岛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于瑞波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层层推进 制度为基
  今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要求,成立了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年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公安法治建设三年总体方案》,推进执法责任改革更加深入、执法监督保障更加全面、执法质效提升更加明显。
  层层推进,制度为基。青岛市公安局用好制度利器,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制定出台《常见涉案警情现场处置规范及取证指引》等19项制度规范和执法指引,印发《“首违轻微不罚”事项清单》,将20项涉企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的行为纳入不罚清单,已对287个市场主体不予处罚,执法办案质效实现新跃升。
  印发《青岛市公安机关案件法律审核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加强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核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强化案件审核、监督。全市公安机关法定时限内及时受立案率达100%,不如实受立案问题“零发生”。
  出台《关于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规范刑事案件办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市局、分局警种和派出所办案职责,全面提升刑事案件办案质效。
  出台《青岛市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实施办法》,强力推动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积极化解行政争议,有效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全市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这两项制度相继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执法制度。
  “青岛公安机关不断推进公安立法和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具有公安特色的执法办案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在公安工作中得到全面、规范、具体落实。”青岛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六大攻坚 源头治理
  方向既明,行之有道。为保障“法治公安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青岛公安机关强力推进“破现案、清积案”、执法突出问题、信访突出问题、压降涉警举报投诉、110接处警、“民意110”和12345民意诉求“六个源头治理攻坚”,确保执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现案快办、积案快清,法定时限内及时受立案率保持100%。以全省110报警服务台等级评定为抓手,青岛公安进一步提高快速接警、精准派警、迅速出警、规范处警能力水平。加强对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窗口服务和110、122接处警回访监测,强化“968110”执法管理监督电话办理,深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办理攻坚治理,实现及时响应率达100%、按期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80%、问题解决率达70%等目标。
  一项项建设,一条条举措,青岛公安机关正在以坚决态度、有力担当、务实行动把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贯穿公安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在崂山区金家岭金融区,公安机关不断前置法治防线,设立全市首家具有经济侦查特色的金家岭金融区警务站,不断擦亮公安服务保障金融产业发展“青岛金智品牌”,努力实现金融风险解决在小、金融保障服务在前的法治承诺。
  在胶州市“青岛中央法务区上合法务区”,公安部门持续优化高品质公安服务,专门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创新推行“零延迟”“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工作模式,以高质量法治服务激活便民利企“一池春水”,让法治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青岛市公安局还结合实际改进执法服务方式方法,出台护航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与13家知名企业建立警企联合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规范涉企案件审核制度,健全警企联系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形成集群效应和长效机制。
规范管理 质效双升
  作为守护安全、打击犯罪的执法力量,作为改革创新的实践主体,青岛公安机关始终以专业化保障规范化,以法治方式、法治手段维护安全稳定。
  为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市公安局全面启动高度集中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将各市分局共142个办案中心、办案区业务系统全部接入系统,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造成一站式办案平台、监督管理中枢、全程保障基地。
  为建强一体化智慧执法办案管理平台这个“中枢”,青岛市在省厅执法综合管理平台基础上,自主研发出集“赋能实战、全程监督、提质增效”于一体的青岛公安执法办案管理平台,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覆盖、全要素支撑、全过程监督、全绩效量化”的智能化管控,让每一起案事件的处置都在镜头下进行、阳光下操作。该平台运行以来,共自动预警提示执法风险15000余条,防范发生执法问题350余件,有力推动执法效率和办案质量双促进、执法效果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质效,在全市公安机关推行执法办案积分制,围绕“量、质、效”三要素,设定“以证据为中心”的考评规则,构建执法办案量化考评体系,构建起“多快好”相融合、“责权利”相统一的执法绩效评价体系,引导、规范、激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
  为淬炼执法铁军,青岛市公安局用好警训基地加强执法实战能力培训,通过岗位练兵、专业练兵和一线实战练兵,严明纪律作风、提升法治素养。在全市大力推广市南分局“小程工作室”、市北分局马怀龙“老马调解工作法”、李沧分局“李嘉顺工作法”等典型工作法,激励引导广大公安民警在学习榜样、致敬英雄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信念薪火相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