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守法普法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普法为民 “典”入人心
· 连发五年年终奖突然停发合法吗
· 普法剧本杀让学生“沉浸式”学法
· 精美糖画“法味儿”浓
· 普法·镜头

精美糖画“法味儿”浓
南通开展“邻里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

( 2024-06-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守法普法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吉宏莉 张艳

  糖画艺人娴熟地展示糖画技艺,如丝的流糖随着手腕时抖时顿,顷刻间,一幅“法治天平”的精美糖画便出现在底板之上,浓浓“法味儿”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驻足欣赏。
  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幸福公园的法治集市上,法治剪纸、法治泥塑、法治风筝、民法典“灶头画”等“法治+非遗”文创产品让市民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了法律知识,获得众多点赞。
  初夏伊始,万物并秀。今年5月以来,南通市全面开启“邻里法治文化节”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为主题,聚焦村居邻里法治需求,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开展“法典护航·共护成长”“民法典宣传进网络”“乡里乡气唱法治文艺演出”“邻里法治进万户”等17项主题活动,直达基层、覆盖城乡、特色鲜明,持续深化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村(居)邻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南通市已开展相关活动1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邻里同乐、邻里齐享、邻里共学,为群众带来了充满感染力、艺术性的‘学法’体验,使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文化大餐、增强法治意识。”南通市司法局局长朱志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在崇川,诗歌朗诵《新时代的中国民法典》、音乐情景剧《身边的“法律明白人”》、舞蹈《花开江海》等节目轮番上阵;在海安,尚法文化剧社带来了精心编排的法治文艺演出,《维权宝书》《齐心合力防诈骗》等节目深入人心;在启东,沙地普法名嘴微联盟组织了“法润东疆文化行”文艺汇演,双人快板《说说我们的民法典》、情景小品《有事好商量》等节目精彩纷呈……
  “城镇户籍子女还能继承宅基地吗?”“邻居建房堵住出入口,怎么办?”5月16日下午,海门区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平帆律师事务所主任孔德娥律师及常乐镇“杨大姐工作站”负责人杨立娟,围绕民法典中的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与基层及个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为海门区各镇级网格中心、司法所负责人,以及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千余人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具体案例指导“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是助推基层依法治理的“法治带头人”,为其“普法充电赋能”,将有效叠加释放示范带头效应。
  此次活动中,南通市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宣传“桥梁”作用,推动全市1.8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利用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穿梭于胡同小巷、村居民舍,对所在村(社区)、网格内的村(居)民进行“点对点”普法,开展“面对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带动周边村(居)民共同学法、依法办事,用具体鲜活的案例和讲解推动民法典中所蕴含的契约精神、诚信观念、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