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犯罪场”视阈下网络暴力行为阻断模式构建
· 《礼记》中的女性地位
· 西南政法大学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举行
· 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 天津大学法学院召开智库建设工作会议
· 全国企业合规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举行

《礼记》中的女性地位

( 2024-05-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郝铁川 (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历史上女性的法律地位,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也是中国近代绕不过去的社会问题。《礼记》是后世规定女性法律地位的主要理论著作,研究女性法律地位史的学者当从此书读起。
  第一,女婴一出生,地位即低于男婴。孩子生下以后,如果是男孩,就在侧室门左边挂一张木弓作为标志;如果是女孩,就在侧室门右边挂一条佩巾作为标志。到了第三天才可以将新生儿抱出,如果是男孩,就行射礼;如果是女孩,就免了(《礼记·内则》)。这就表明女孩地位低,没有行礼的资格。
  第二,儿童时期,表现出男孩是干大事的,女孩是在家做针线活的。七岁之前,男孩、女孩身上带的荷包要用不同的质料做成,男孩是用皮革制成的,表示长大将从事勇武之事;女孩是用丝帛制成的,表示长大将从事女红之事(《礼记·内则》)。
  第三,到了七岁,就要开始教以男女有别。男孩、女孩坐不同席,吃饭要坐不同的位置。到了十岁,女孩就要留在家里,而男孩则可以离开家跟随老师学习,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女孩则没有这一待遇,需要在家里由女师教她们如何说话才算柔婉,如何打扮才算贞静,如何举动才算听从,还要教她们绩麻缥丝、织布、编织丝带等女红之事,以供制作衣服;还要让她们观摩祭祀活动,传递酒浆、笾豆等祭品祭器,按照礼节规定帮助长者安放祭品。到了十五岁,举行笄礼(女孩的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表示已进入成年)。到了二十岁,可以出嫁;如有特殊原因,可推迟到二十三岁再嫁。如果是明媒正娶,六礼齐备,那就是正妻;如果是无媒自通,六礼不备,那就是贱妾。凡是女子行拜礼,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礼记·内则》)。
  男子不讲应该由女人关心和从事的事,女子不讲应该由男人关心和处理的事。如果不是举行祭祀和办理丧事,男女之间不能用手传递东西。如果必须传递东西,那么女方要用一个竹筐来接。如果没有竹筐,就要由递东西的人坐下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由接东西的人坐下把东西从地上取走。男女不在同一口井汲水,不用同一间浴室洗澡,不互相讨借东西。女子出门,要以物遮面,如果是夜晚行路,要点燃火把,否则便不外出,免得人们说三道四。走路,男人靠右边走,女人靠左边走。
  第四,夫尊妻卑。夫居外,妻居内。夫不入内,妻不出外。两者不使用共同的衣架。做妻子的不敢把自己的衣服挂在丈夫的衣架上,不敢把自己的衣服存放到丈夫的衣箱里,不敢和丈夫在同一间浴室洗澡。丈夫若不在家,妻子就要把丈夫的枕头收到箱子里,簟席也收起来,丈夫的其他用器也都收藏妥当。按照夫妇之礼,只有夫妻到了七十岁,两口子才能不避嫌地一直同居共寝,否则就要与妾轮流侍夜(《礼记·内则》)。
  第五,妻妾地位不平等。妾即使年老,只要未满五十,就必须每五天轮流一次侍夜。轮到哪一位侍夜,就要像臣之朝君那样,齐其心志,洁净内外,穿上符合身份的礼服,梳好头发,系上香囊,穿好鞋子,毕恭毕敬地前往。即使是主人宠爱的婢妾,也不敢恃宠乱来。如果正妻不在家,那么轮到正妻侍夜的那一夜,妾也不敢前往夫寝代替正妻侍夜,而必须把这一夜空下来,以严妻妾之别。
  嫡妻的儿子要由丈夫亲自给其取名。而妾所生的儿子,如果丈夫对此妾有所偏爱,就亲自为幼儿取名;如果是丈夫非所宠爱之妾所生之子,就由有关官员取名(《礼记·内则》)。
  第六,俯首侍奉公婆。这方面的要求最多,媳妇侍奉公婆,如同儿子侍奉父母一样。鸡叫头遍的时候,将自己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到公婆那里给其请安。到了公婆的住处,要轻声细语地问候;如果他们身上疼痛或疥癣作痒,应恭敬按摩抓搔患处。他们出入走动时,有时要走在他们前边,有时要走在他们后边,并拉着手或搀扶胳膊。请他们洗手时,年龄小点的捧着脸盆在下面接水,年龄大点的手执匡器从上方往他们手上浇水,洗过之后递给他们擦手巾。然后问他们想吃什么,再恭敬地送到身旁,和颜悦色地应承。太阳出来以后才可向公婆告退,太阳落了以后,还要到公婆那里去请晚安,也要带上好吃的东西献上(《礼记·内则》)。
  公婆的衣服、被子等用物,不得随便移动地方,以免用时还要费力寻找;他们的手杖、鞋子也不可乱动;饮食用的器皿,不是吃他们剩下的饭就不敢用;日常饮食之物,不是他们吃剩下的也不敢触动。公婆如果有事召唤,要先用“唯”答应,然后再恭敬地回话。进退拐弯时都要态度庄重,升降堂阶和出入门户都要俯身而行。在公婆面前不敢打饱嗝,不敢打喷嚏、咳嗽,不敢打呵欠、伸懒腰,不敢东倒西歪左靠右倚,不斜视,不吐唾沫。感到寒冷也不敢加衣,身上发痒也不敢抓挠。不是为公婆干重活,不敢脱衣露臂;不是涉水,不敢撩起衣服。发现公婆脸上有口水和鼻涕,要及时帮助擦掉。他们的冠带衣物脏了,就蘸着灰汁洗涤。他们的衣裳破了,就穿针引线把它缝补好。每隔五天就烧些热水让他们洗澡,每隔三天就帮他们洗一次头;如果脸脏了,就用热淘米水让他们洗脸;如果脚脏了,就烧点热水给他们洗脚。
  对于公婆的旨意,一不要违背,二不要懈怠。公婆如果叫自己吃东西,虽然不喜欢吃,也要少吃一些。公婆赐给衣服,虽不想穿也要暂时穿上,等到公婆发话,才能脱下。如果儿子或媳妇不孝敬父母或公婆,可以先教育他们,如果教育了也不管用,就可以责罚他们;如果责罚还不管用,那就把儿子赶出家门,把媳妇休回娘家。
  公公去世,婆婆就要把主持家务的事传给家妇。但家妇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请示婆婆。媳妇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财货、牲畜、器物,不能私自借出东西和私自给人东西。媳妇如果得到娘家亲友馈赠的东西,接受之后要献给公婆。
  抽象地看《礼记》中的男女有别、孝敬公婆等内容,似无大错。但细看具体内容,便觉非圣人难以做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