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
“百校项目”学生代表
· 《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
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习近平将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着力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确保新疆稳定、全国稳定
· 张军率中国法院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 在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上彰显新担当
· 以“小述法”推动“大法治”
· 最高法发布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 聚焦优办优解优治 切实化解矛盾纠纷

以“小述法”推动“大法治”
安徽持续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质效

( 2024-05-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32万人次在线观看安庆市述法网络直播,15万人次参与六安市述法报告网络投票……一场场面向公众开展的现场述法,不仅是开门接受群众监督的具体行动,更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情况的“体检表”,亮出的是一份份2023年度安徽各地法治建设的“成绩单”。
  近年来,安徽以省级层面示范带动为引领,坚持“述、考、评、督、责”联动发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法治建设领导责任,狠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落地落实,省管干部和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工作实现全覆盖,现场述法步入常态化,述法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实现应述尽述
  安徽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起于安庆。2019年1月,安徽省在安庆市试点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此后,述法工作在全省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时全面铺开。
  2022年5月7日,在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首次开展了省管领导干部述法。在省级层面示范引领下,全面实施领导干部年度书面述法与专题集中述法相统一的工作模式,全省述法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应述尽述。目前,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工作实现全覆盖,全省16个市、104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会议现场述法。其中,11名市委书记、48名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述法工作作出批示或主持述法会议、进行工作点评。合肥、蚌埠等市组织开发区召开述法评议会议,亳州市将10家市属国有企业纳入述法范围。
  此外,安徽各地还结合实际将述法工作向乡镇街道拓展延伸,已有28个县(市、区)实现所辖乡镇(街道)现场述法全覆盖,405个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现场述法。
  “省委书记韩俊审阅了2022年度省管领导干部点评述法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近期还将主持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听取19名省管干部述法。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委依法治省办主任虞爱华审定了2023年度省管干部述法方案。”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建华介绍说,即将开展的省管干部述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将首次采取“现场述法+书面报告”形式,并现场对述法者的履职情况逐一点评,以提升“关键少数”的述法成效。
突出问题导向
  为避免述法内容浮在表面、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敷衍了事,确保述法有内容、有思考、有辨识度,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进一步规范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工作。省、市、县三级结合实际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
  “省委依法治省办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解决执行难’列入述法职责清单内容。各市结合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任务,优化调整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府检’‘府院’联动、履约践诺等清单内容。”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成员、省司法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国安说,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普遍建立了述法报告预审制度,对述法报告质量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述法在规定内容“保证有”基础上还要“述得准”。
  突出问题导向,问题见人见事,谋举措务实管用,是安徽开展述法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比如,在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中,芜湖市聚焦“问题主线”把问题导向贯穿于述法工作全过程,将省委依法治省办法治督察反馈问题、全市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地督察发现的问题、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情况,作为述法的重点,要求述法时进行深剖析、谈认识、提思路、谋举措,做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述、追着问题改,以述法工作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六安市委依法治市办则在述法会议召开前,会同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协调配合,提前摸排各现场述法单位普法责任落实、依法决策、行政复议应诉、推进解决执行难、检察建议落实、政府履约践诺、领导班子违法违纪等方面履行情况,真实反映主要负责人推进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为民主测评提供科学参考,提高述法评议精准度。
  在结合实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鼓励各地对述法主体范围、重点内容、组织形式、评议规则等进行积极探索,形成相对固定的述法工作程序。要求各地要有序扩大公众参与,支持采取网络直播、电视问政等方式,扩大社会公众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的了解,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和评价,倒逼提高述法质效。
扩大公众参与
  一场述法,就是一次全方位的法治“体检”,尤其在公众线上线下全过程监督下,“各项指标”公开透明,来不得半点虚假,更别说作弊过关了。
  安徽各地建立了严格的述法评议体系。在评议人员组成上,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在“一代表两委员”、专家学者、基层群众代表基础上,增加媒体记者、企业代表、法治督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员、村(居)“法律明白人”等加入评议团现场评议。在评议形式上,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述法+点评”模式,增加现场质询环节,进行“面对面”问政,推行“专家+领导”现场双点评,设置记者提问环节,或以无记名方式评价打分。在评价结果运用上,要求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写入述责述廉报告,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重要内容等;强化述法工作协同,加强与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部门对接,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法治建设工作实绩等评价结果与干部考核、奖惩有机结合,倒逼“关键少数”把法治建设职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六安、安庆等地对述法工作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如创新建立“留级制”,上一年度会议述法上测评得分排名后三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需要在本年度述法会议上继续参加述法,充分发挥述法评议“杠杆”作用,通过“小述法”推动“大法治”。
  述法不能“一述了之”,为做好述法工作“后半篇文章”,安徽自上而下建立述法工作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时限,把述法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列入法治督察、政治督察的内容,以更高标准巩固法治建设成效。
  “我们将在开门述法上下功夫,完善述法流程,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在提升述法质效上下功夫,严把述法质量关、评议关、整改关,持续推动述法工作走深走实;在强化结果运用上下功夫,优化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法治’指标设计,持续推动法治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公正、精准科学、简便易行,增强述法工作的针对性、精准度以及考核的融合性,切实发挥述法评议总结工作、接受监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作用。”罗建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