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风正好扬帆
· 坚定改革信心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 《习仲勋年谱(1913-2002)》出版发行
· 上海检察机关全链条守护“她权益”
· 图片新闻
· 三明沙县“党建+”推动检察服务走深走实

三明沙县“党建+”推动检察服务走深走实

( 2024-05-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王莹
  □ 本报通讯员 吴凯
  
  “希望干部、职工以身边的案例为戒,自觉远离职务犯罪。”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为某国有企业员工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廉政专题法治课,剖析了近年来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例及犯罪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严格依法履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建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连日来,沙县区检察院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活动,将问需、答疑、施策等精准服务送入企业,努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近年来,沙县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抓党建、强队伍、促业务”工作理念,切实发挥党建工作辐射引领效应,推出“党建+护企安商”“党建+乡村振兴”“党建+民生保障”“党建+检心护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实现党建和业务相辅相成、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在办理张某某等18人偷越国边境到国外经营小吃一案时,沙县区检察院对两名犯罪情节严重的涉案人员以涉嫌偷越国境罪提起公诉,对16名犯罪情节轻微的涉案人员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并集中公开宣告,让涉案人员深刻认识偷越国边境的危害和法律后果,促使各涉案家庭重新投入沙县小吃的正常经营活动。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这些年,我们在完善‘沙县小吃+检察’工作机制上下足了功夫。”沙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新介绍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围绕食品安全、商标维权等方面,沙县区检察院强化办案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联合区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基地,面向社矫对象开展小吃培训;与法院、公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共同指导小吃业主商标注册、规范商标使用,帮助小吃业主树立维权防范意识。
  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沙县区检察院快速响应,与政府部门和各政法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沙县某公司因废气污染影响周边空气质量问题被立案办理,三明市检察院、沙县区检察院一体履职,与生态环保部门、企业召开公益诉讼诉前磋商会,促成该公司投入155万元完成汽提塔改造项目、投入2000余万元高浓废气处理项目立项。
  秉持“办好小案服务大民生”理念,沙县区检察院充分运用检察建议、支持起诉、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方式有效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办理了涉社会抚养费非诉执行监督系列案,涉及社会抚养费约67.2万元。
  据统计,沙县区近年外出经营小吃的人数近6万人,留守儿童2000余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成长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对此,沙县区检察院与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达成共识,建立“启航”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将遍布全国的30多个小吃同业公会纳入帮教体系中,每季度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涉案未成年人接受经营理念、职业道德、卫生常识、品牌维权、制作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据统计,基地建立以来,共有20名有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接受了小吃技艺培训并取得技能证书,外出创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