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5 2/5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迈出新步伐 展现新作为
·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高质量法治
保障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举行
· 辽宁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培训班开班
· 图片新闻
·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分论坛举行
· 依法填平招聘暗坑陷阱
· 护航海洋经济有实招见真招
· “扁担精神”代代相传 为民初心始终不改

护航海洋经济有实招见真招
宁波公安为建设国际一流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力量

( 2024-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徐超 阮佳丽
  
  83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167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渔港57座,登记在册的港岙口、码头、停泊点402个;舟山港连续15年居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浙江宁波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海洋经济已成为宁波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市域样板的重要战略支点。
  近年来,宁波公安围绕“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工作要求,坚持打防并举、管服并重,在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拿出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真招、实招,为宁波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公安力量。
  “我们制定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工作方案》,坚持从服务支撑企业需求、打击涉海违法犯罪、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推动生态警务建设4个维度入手,明确细化18项措施,全方位全领域全维度全体系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公安全方位服务支撑企业需求,拓展涉海企业增值化服务,持续深化“11087”安商护企品牌建设,加强港区及海洋景区内的交通管理、安全保障,推动政务服务延伸点建设向海洋绿色石化区、海洋产业特殊功能区、海洋文化旅游区延伸,以“漂洋过海出岛”向“跨海作战进岛”转型,让公安政务服务“驾船出海”。
  4月28日,宁波公安得知在象山县东门岛附近一座近海小岛胡礁湾村上有3家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还未审批,加急组织辖区派出所,雇船赶赴海岛进行实地检验,现场指导民宿如何办理并帮助民宿按规定要求进行整改,最终3家民宿顺利在4月30日取得证照,成功迎接“五一”假期游客。
  据了解,宁波公安还依托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商护企”公安专区,为涉海企业开设专窗、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开展涉海企业走访活动。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全领域打击涉海违法犯罪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加大海上反走私力度、深入开展‘昆仑’‘剑锋’专项行动等措施解决涉海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最稳定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宁波市公安局海防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宁波公安共破涉海刑事案件20起,当场查获各类涉案物品1.7万吨。
  与此同时,宁波公安还依法审慎办理涉海企业案件。深化涉企柔性执法,对涉海洋经济实体的刑事案件,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强制措施,确需查封、扣押、冻结的,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除了打击惩处之外,宁波公安坚持防范在前,全维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进一步深化“海上枫桥经验”,加大涉海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做强护航海洋经济空中警务,编织最安全的海洋经济防护网络。
  宁波公安联合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市渔业互保会继续深化“金牌老大”“五星渔船”评选活动,借力共享法庭等专业调处力量,创新“假日开庭”“船上开庭”“微法院远程开庭”等调处模式,将调解立案服务延伸至法庭。
  全体系推动生态警务建设是宁波公安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宁波公安旨在建强生态守护力量,完善海洋生态共治格局,以生态协同治理、生态要素管控为要点,围绕沿海区域以点带面构筑海洋生态保护链,“一地一特色”差异化打造特色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推进“社区警务室+生态警务”职能全覆盖,守护最美丽的海洋经济生态环境。
  “生态警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护航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因此,我们要做好生态型企业帮扶、保护,加大增值式服务供给,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宁波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宁波公安还将继续以“闯”的劲头、“拼”的精神,高水平高标准开展“护航行动”,一体落实打击犯罪、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各项举措,倾心服务全市重点涉海企业项目,维护沿海区域和谐稳定,加快形成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