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四前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 “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
“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发布
· 图片新闻
· 浙江丽水建成首个“全科微网格”团队
· 揭秘上汽集团腾飞背后的“知产力”
·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发布
·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助推信访法治化
· 广告

云南迪庆两级法院加强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
“四前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 2024-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石 飞
□ 本报通讯员 陈志蓉

  近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郑雪琼和其他几位执行干警又到敬老院看望藏族老人此里阿奶,并给老人带来继女们支付的赡养费。这已经是此里阿奶与德钦法院执行局打交道的第27个年头了。
  1997年,时年59岁的此里阿奶仅靠已故丈夫单位每月70元的补助无法维持生活,无奈之下将继女杨某某、和某某二人告上法庭,要求她们履行赡养义务。在法院调解下,此里阿奶与两个继女达成抚养协议,但是因为双方家庭矛盾较深,两个继女不愿给付赡养费。
  此后多年,此里阿奶会如期来到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也一代代接续执行。每当执行到赡养费时,法官总是第一时间将钱送到此里阿奶手中。
  “一起案件对于法官来说也许只是茫茫案海中的小案,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是一件影响生活甚至人生的大事,小案不小需用心办理。”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近年来,全州两级法院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不断加强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法治成效和平安建设考核在云南省州级机关中获优秀等次。
擦亮“党建+业务”品牌
  “感谢法官为我们排忧解难,这几面锦旗请一定要收下。”近日,在迪庆州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文某将3面锦旗送到民行团队3名承办法官手中,以此表达对法院干警为民服务、尽职尽责的诚挚谢意。此前,一起承揽合同纠纷在法官的努力下,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均表示满意。
  近年来,迪庆州中院以“审判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导向,以“党建+业务”相融合,完善党建工作思路,立足审判职能,通过“党旗飘飘映忠诚”等三项行动织密组织体系,持续擦亮“红色法魂·雪域天平”党建品牌。
  全州法院党员数占在职干警总数的68%,党员法官受理案件占案件总数的85%以上,着眼案结事了人和,设身处地为群众服务解难题,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诉执访“三源治理”相结合
  迪庆州中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结合实际情况,以“诉源+执源+访源”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路径,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工作大局,构建涵盖14个州级行业部门、12家“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部门、197个村(社区)的“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2024年3月,40多户村民因企业长期拖欠收购葡萄款,向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塔城法庭咨询起诉事宜。法庭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村民小组工作人员及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考虑到案件体量大,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法庭决定联合镇司法所对纠纷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近3个小时的调解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40多起案件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完毕,既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时间,也为群众解决了诉求。
  全州两级法院以“无讼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创新“绝对无讼”和“相对无讼”理念及激励机制,推动“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充分运用州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和调解程序,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联动协同和诉源、执源、访源“三源治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全州12个行政村获2023年“无讼村”荣誉称号。
“润心+强基”打造普法矩阵
  迪庆州两级法院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锚定群众、企业司法需求,以“润心+强基”的方式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寺院、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将庭审课堂搬到案发地、村民家门口,通过“零距离”“面对面”方式以案释法,让法官成为讲师,将法庭变为课堂,因地制宜打造普法矩阵。
  “通过今天的开庭旁听,我认识到涉枪支、弹药等物品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久前,德钦县法院“和谐梅里·三江巡回审判团队”在奔子栏镇习木贡村民小组活动室对被告人次某非法持有枪支一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审判长使用汉藏双语围绕相关枪爆犯罪对前来旁听的村民开展释法宣传,通过家门口的“巡回审判+现场普法”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全州两级法院常态化依托巡回审理,火塘会、院坝会等开展以案释法,充分发挥身边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
  同时,扛实扛牢涉藏维稳第一责任,深入实施“润心同向”工程,全面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感恩意识宣传教育。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法院动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7500余条,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法规知晓率,提升法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