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习近平向中国-海合会国家
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致贺信
· 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发展
·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为上合组织司法合作注入新活力
· 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司法交流合作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守初心担重任勇争先善作为

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发展
宁夏检察打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4-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申  东
□ 本报通讯员 单曦玺

  “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中,检察院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找准服务企业发展着力点,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我们企业家来说是及时雨。”4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自治区工商联召开的“检察护企”企业家座谈会上,参会企业家对“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点赞并提出新期待,希望检察机关能对企业高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有针对性加强犯罪预防工作,并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这份信任源自宁夏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实际成效。
  惩治内部犯罪 让企业安心发展
  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是民营企业家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培养员工不容易,出现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不仅有损企业经济效益,更破坏了企业发展良好生态。”参会企业家说,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
  毛某自2018年入职宁夏某公司后,从公司销售业务员一步步成长为公司销售代表,负责区域账款回收业务。自2020年7月开始,毛某在收取客户货款时,常以客户拖欠货款为由,从实际收到货款中自留一部分用于个人偿还信用卡、购买游戏装备及日常消费等。2021年3月,公司在对账时发现,毛某将客户交付的17万元货款侵占。2023年4月,检察院以毛某涉嫌职务侵占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处毛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责令赔偿宁夏某公司相关经济损失。
  2023年以来,宁夏检察机关聚焦企业内部贪腐查处难问题,积极回应民营企业诉求,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今年4月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后,更是将严惩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列为重点工作内容,严厉打击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及背信损害企业利益犯罪,维护企业切身利益。截至目前,全区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23件32人。
治罪治理并重 助企业规范经营
  4月22日的银川市民大厅内,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间隙浏览着大厅中多个醒目位置张贴、摆放的宣传品,这里不乏引导公司依法依规办理注销登记的手册、宣传画。半年前,企业恶意注销问题曾深深困扰着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3年,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行政检察监督过程中发现部分市场主体存在隐瞒行政、司法案件信息,虚假承诺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利用简易注销程序便利逃避法律责任问题,随即创建“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检察监督排查出涉案企业异常注销123家、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案件线索31件。2023年11月24日,西夏区检察院针对检察监督中发现的监管漏洞,联合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向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核实的4家恶意注销企业撤销注销,促进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完善工作制度3件,推动108万元罚款、43万元执行款顺利执行。同时联合银川市检察院、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完善规范企业变更、注销、撤销行为联动及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有效促进源头治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打破“就案办案”思维桎梏,坚持治罪与治理相结合,助力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宁夏各级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护企”的一致目标,一系列务实举措则有力推动工作目标向实效转化:常态化开展涉企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工作,努力变“挂案”清理的事后监督为源头治理的事前监督,共办结相关案件76件;开展“空壳公司”治理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检察监督模型提升净化市场主体效应,制发5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有序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28件案件启动企业合规,其中25件适用了第三方监督考察评估机制,助力企业走上依法依规经营的健康发展轨道。
保护知识产权 促企业提档升级
  “对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而言,保护核心技术,提升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刚需。”在自治区检察院“检察护企”座谈会上,宁夏君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心安建议,多方联动加强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突出对核心技术、知名品牌的保护。对这样的司法需求,宁夏检察机关始终积极回应。
  全区各级检察机关通过会签协议、召开联席会、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等,深化执法司法协作,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其中石嘴山市人民检察院主动与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常态化互通案件信息,及时掌握涉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吴忠市人民检察院围绕“盐池滩羊”“同心圆枣”“青铜峡大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开展专项行动,走访相关企业,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机关,共同筑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网。贺兰县人民检察院构建“司法+行政”保护模式,对涉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助力企业堵漏建制。全区多个检察院与当地工商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维权难点、痛点,扩大线索来源。
  此外,全区三级检察院相继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办案组),通过构建一体化履职机构,融合“四大检察”职能,全方位保护知识产权。2023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0件,其中民事监督案件4件、刑事案件21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4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结案11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