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冯莱莱 “石榴结籽一家亲,同心同德向前奔;基层治理年年好,幸福生活日日新……” 初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毛竹山村一幢幢楼房沐浴阳光,群众欢声荡漾,一首首山歌回荡山谷,传向四面八方。 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卉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桂林市奋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桂林、法治桂林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基层治理,擦亮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以务实之举绘就新时代桂林的平安和美画卷。 “德治+法治”固治理之基 兴安,兴旺安定之意。走进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道路旁肇立公诚信待人的故事远近闻名。村民们以这位先贤为荣,涵养诚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行,擦亮“诚信五架车”金字招牌,共建共享兴旺发达、安定团结的生活,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桂林市注重给基层治理注入道德元素,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融合。基层治理坚持德法并重,既用心抓好德治,又用力抓实法治,夯实治理的思想之根与法治之基。 执法为要,普法为先。桂林市投入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民族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等,为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把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最末端,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法治力量。 守法如山,护法似剑。从扫除黄赌毒到打击盗骗抢,从命案攻坚到扫黑除恶,桂林市政法机关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的追求。电信网络诈骗危害社会稳定,桂林市公安机关紧盯不放,实施全链条打击,截至2023年底破获案件1455起,挽损4408万余元。桂林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两个、恶势力团伙1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3人。 “警格+网格”强治理之力 5月8日,桂林市公安局三里店派出所社区民警于伍生早早出门,仔细巡防责任区网格,与网格员交流治安信息。于伍生深耕网格与警格,20多年用200多万字的“民情日记”记录3万多户群众的困难和“疙瘩”,帮扶了100多户家庭,调解了5000余起纠纷,被誉为“网格卫士、群众亲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桂林市聚善治之力、筑和谐之基,探索推行网格与警格融合,实现网中有警,同向发力。全市建立县、乡、村党政“一把手”挂帅出征的三级网格长责任制,协调推进辖区联动共治,配齐“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不断壮大网格服务管理队伍。 桂林市政法机关聚焦群众期待,优化平安“供给”。市委政法委做细基层治理,整合警格与网格力量实现“1+1>2”,在广西率先完成“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健全完善全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点),还建立起58个专业调解组织、62个特色调解室、2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 为守护好绿水青山,桂林市政法机关用好“警”“网”合一优势,公安机关建设漓江风景名胜区水域网格管理系统,划分水域网格196个,织牢织密漓江“防护网”,涉环刑事案查处数、涉林刑事案查破率居广西第一。全市还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智慧联动机制,2023年办理漓江流域刑事案149件、公益诉讼案177件,妥善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问题。 “民智+民力”求治理之实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县阳朔镇鸡窝渡村与大榕树、月亮山、遇龙河等知名景点毗邻相望,曾一度因旅游乱象等问题,很多游客和鸡窝渡村“擦肩而过”。如今,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五清五建”综合治理,有效整治了旅游乱象等问题,各景点旧貌换新颜,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游览、打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桂林市尊重群体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的荣誉感和原动力,夯实了平安根基。 小邻长,大平安。荔浦市荔城镇黄寨村瓢村屯邻长罗良宗献计筹措资金9.5万多元,建成长约1公里的灌溉水渠,化解了农田灌溉矛盾:马岭镇广安村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激化矛盾,邻长何万里闻讯赶来,让双方达成和解……一位位邻长第一时间发现和化解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守门员”“消防员”。 桂林市把群众创造的优秀民俗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调和矛盾、融洽感情,得人心,影响大。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结合群众爱喝油茶的习俗推出“四碗油茶”工作法,成功化解纠纷100余起。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的千年古榕是村民议事之地,群众合力打造“大榕树法治品牌”,依法解纷促和,捧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
桂林整合资源优化基层治理
|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
|
|
|
( 2024-05-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冯莱莱 “石榴结籽一家亲,同心同德向前奔;基层治理年年好,幸福生活日日新……” 初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毛竹山村一幢幢楼房沐浴阳光,群众欢声荡漾,一首首山歌回荡山谷,传向四面八方。 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卉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桂林市奋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桂林、法治桂林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基层治理,擦亮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以务实之举绘就新时代桂林的平安和美画卷。 “德治+法治”固治理之基 兴安,兴旺安定之意。走进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道路旁肇立公诚信待人的故事远近闻名。村民们以这位先贤为荣,涵养诚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行,擦亮“诚信五架车”金字招牌,共建共享兴旺发达、安定团结的生活,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桂林市注重给基层治理注入道德元素,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融合。基层治理坚持德法并重,既用心抓好德治,又用力抓实法治,夯实治理的思想之根与法治之基。 执法为要,普法为先。桂林市投入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民族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等,为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把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最末端,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法治力量。 守法如山,护法似剑。从扫除黄赌毒到打击盗骗抢,从命案攻坚到扫黑除恶,桂林市政法机关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的追求。电信网络诈骗危害社会稳定,桂林市公安机关紧盯不放,实施全链条打击,截至2023年底破获案件1455起,挽损4408万余元。桂林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两个、恶势力团伙1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3人。 “警格+网格”强治理之力 5月8日,桂林市公安局三里店派出所社区民警于伍生早早出门,仔细巡防责任区网格,与网格员交流治安信息。于伍生深耕网格与警格,20多年用200多万字的“民情日记”记录3万多户群众的困难和“疙瘩”,帮扶了100多户家庭,调解了5000余起纠纷,被誉为“网格卫士、群众亲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桂林市聚善治之力、筑和谐之基,探索推行网格与警格融合,实现网中有警,同向发力。全市建立县、乡、村党政“一把手”挂帅出征的三级网格长责任制,协调推进辖区联动共治,配齐“一社区一民警两辅警”“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不断壮大网格服务管理队伍。 桂林市政法机关聚焦群众期待,优化平安“供给”。市委政法委做细基层治理,整合警格与网格力量实现“1+1>2”,在广西率先完成“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健全完善全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点),还建立起58个专业调解组织、62个特色调解室、2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 为守护好绿水青山,桂林市政法机关用好“警”“网”合一优势,公安机关建设漓江风景名胜区水域网格管理系统,划分水域网格196个,织牢织密漓江“防护网”,涉环刑事案查处数、涉林刑事案查破率居广西第一。全市还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智慧联动机制,2023年办理漓江流域刑事案149件、公益诉讼案177件,妥善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问题。 “民智+民力”求治理之实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县阳朔镇鸡窝渡村与大榕树、月亮山、遇龙河等知名景点毗邻相望,曾一度因旅游乱象等问题,很多游客和鸡窝渡村“擦肩而过”。如今,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五清五建”综合治理,有效整治了旅游乱象等问题,各景点旧貌换新颜,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游览、打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桂林市尊重群体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的荣誉感和原动力,夯实了平安根基。 小邻长,大平安。荔浦市荔城镇黄寨村瓢村屯邻长罗良宗献计筹措资金9.5万多元,建成长约1公里的灌溉水渠,化解了农田灌溉矛盾:马岭镇广安村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激化矛盾,邻长何万里闻讯赶来,让双方达成和解……一位位邻长第一时间发现和化解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守门员”“消防员”。 桂林市把群众创造的优秀民俗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调和矛盾、融洽感情,得人心,影响大。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结合群众爱喝油茶的习俗推出“四碗油茶”工作法,成功化解纠纷100余起。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的千年古榕是村民议事之地,群众合力打造“大榕树法治品牌”,依法解纷促和,捧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