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立法执法司法等多部门合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
· 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
· 明年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全覆盖
· 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
· 图片新闻
· 朝阳印发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标准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丰硕成果
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

( 2024-05-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刘欣
  
  坚持“边试点、边完善”,提高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科学性;认真组织培训,锻炼培养评估与区划的专家队伍;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衔接,确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的可用性;全面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任务;坚持“边评估、边应用”,持续发挥区划成果的应用效益……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自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全国500多万名专业人员参与,完成了本次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了本次普查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情况、成果及应用情况。
  据郑国光介绍,国务院普查办已经会同主要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电子版可以到应急管理部网站查询下载。希望通过《公报》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用好普查成果,更好发挥普查工作效益。
创造多个“第一次”
  本次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评估区划,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创造了多个‘第一次’。”郑国光举例说,在调查成果方面,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一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采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本次普查第一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第一次识别了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将全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大区、30个综合风险区和90个风险防治亚区,揭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的宏观格局和导致高风险的主要因素,第一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
  同时,本次普查在技术、工作方式方法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第一次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评估、区划等全链条普查,完成了灾害风险要素属性和空间位置的“双调查”。第一次探索推进致灾部门的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推动灾害致灾数据和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重要承灾体的数据共享。第一次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区划,采用统一的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及综合防治区划技术框架和技术规范开展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多部门协同完成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成果。
积极推进成果应用
  普查目的在于成果应用,效益也体现在成果应用。为此,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成果应用。
  比如,本次普查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统一部署,开展了森林和草原的风险普查工作,调查全国范围内的林下可燃物载量本底,摸排了野外火源风险点、减灾能力底数,初步形成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区划。
  国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司长樊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普查成果常态化应用,结合气象预报和可燃物火险监测数据,探索建立多尺度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报模型,提高森林火险的预测精准性和实效性,常态化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的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打击森林草原防火区内违规野外用火,强化火灾的追查溯源,指导各地运用好防灾减灾能力的成果,为下一步编制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区划和防火基础能力建设提供支撑。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国各地水利部门和500余家技术单位,全面完成了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形成了系列普查成果。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负责人尚全民介绍,本次普查摸清了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成全国干旱灾害致灾情况调查,首次完成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建成普查成果共享应用数据库。在成果应用方面,水利部持续推动普查成果在水旱灾害防御、防洪规划修编、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谈及普查成果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时,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表示,普查成果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服务风险源头防控、有效服务灾害精准防治、有效服务应急能力提升。
  “我们把普查数据成果接入国家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和灾害事故电子地图,为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精准预置应急资源和力量提供了支撑。”据吕红频介绍,去年6月开始,应急管理领域组织全国68个市县开展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各地把普查数据成果接入应急指挥平台,在支撑基层综合监测预警与会商研判、服务重大活动安保、服务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等方面形成了10余套典型案例。
提供数据成果服务
  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国家基础数据库)是本次普查的重要任务。据吕红频介绍,“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任务基本完成。整个数据库由1个国家级综合库、10个国家级行业库和31个省级数据库构成,基本做到了‘技术标准统一、分类分级管理、纵向横向联通、共建共享共用’。”
  国家基础数据库主数据资源丰富,包括23种致灾因子数据,27种承灾体数据,以及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成果数据等。一些地方和行业还结合工作实际,扩充了包括实况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地震信息等在内的常态化业务数据。其中,国家级综合库已经存储了超过17亿条各类风险数据。
  同时,国家基础数据库以“服务业务”为导向,通过建设标准化服务能力,便捷连通有关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成果服务。比如,一旦发生重大地震,可以立即调取震区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密度、房屋建筑结构、水库、化工厂、矿山、医院、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当地和周边的救援力量、救灾物资储备、交通设施等,快速形成报告,支持抢险救援决策。
  除了为各地和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外,有关方面还把数据加工处理形成多样化产品,按一定渠道提供给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使用。据吕红频介绍,《公报》包括了国家层面的主要数据和成果,地方也将结合各自实际,发布普查成果。
  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国家基础数据库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根据情况变化,开展常态化数据更新,强化共享应用,做好共享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做好数据挖掘,形成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产品,努力发挥普查成果的最大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