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报道
|
|
□ 本报通讯员 王可海 摄影报道
“瞅,你手上这块有血迹!”3月14日,在安徽省舒城县杭埠镇杭埠街道一家手机店,穿戴好“三套一罩”(手套、鞋套、头套和口罩)的舒城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徐偲,正俯下身子,一块一块地认真捡拾被嫌疑人破坏的窗户玻璃碎片,生怕错过什么。 案发现场任何细微的证据,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徐偲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优势,用技术让物证“说话”。 干练热情,笑容可掬,看上去更像邻家女孩,这是徐偲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整个技术中队,1997年出生2021年入警的徐偲年龄最小。痕迹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这对年轻的徐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她那股不服输和迎难而上的劲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去年7月初,县城区至高铁站沿线周边发生多起电缆线被盗,徐偲和同事连续多日现场查看,寻找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痕迹。不放过任何疑点,最终,徐偲在一角落处,找到了关键证据,案件得以告破。 “工作中多细致一点,多花点时间,再狡猾的嫌疑人也会露出马脚。”正是靠这股“钻劲”和“韧劲”,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加入刑事技术侦查队伍不到三年,勘查各类现场400余起,为20多起侵财类案件提供关键性证据支撑,协助侦查员攻克了大量疑难案件。 “从事刑侦工作,经常24小时待命,一有勘查任务,必须立即赶赴。徐偲工作的热情高,又特别刻苦,无论何种现场,她都积极主动报名,从不退缩。”分管技术中队的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王炬昌说。

|
|
“火眼金睛”的技术女警
|
|
|
|
( 2024-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摄影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