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云南警方主动靠前守护校园安全
· 襄阳公安当好生态卫士守护碧水青山
· 缙云法院打造破解执行难的“山区样板”
· 数千遗失证件物品从这个小岗位“回家”
· 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 防患于未“燃” 
· 守边夫妻的“幸运”与“浪漫”
· 图片新闻

襄阳公安当好生态卫士守护碧水青山

( 2024-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图为湖北襄阳公安民警在汉江流域南河水域收缴地笼网等禁用渔具。 欧阳智慧 摄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周胤伍
  
  春江水暖,鱼跃虾戏。位于汉江支流南河水畔的湖北省襄阳市八里岔梅林如同一幅铺展开的唯美生态画卷,吸引众多游客观赏游玩。盎然绿意中,襄阳市襄州区公安局的“项目+生态”警长往来穿梭,开展沿江巡防,排查安全隐患,热情服务游客,描摹出一抹抹生动的“警察蓝”。
  襄阳市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境内有大小河流985条,呈现“一江为干、九河为支、百河纵横”的水网格局。近年来,襄阳公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立足全市水域治安实际,着力强化部门联动、巡逻宣防和综合治理,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凝聚治理合力
  2月26日,李某等3名在汉江非法捕捞的嫌疑人被襄阳市公安局移送检察机关。去年7月,襄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与农业农村部门在联合巡逻执法中发现相关线索,第一时间开展立案侦查工作,抓获李某等人。
  经查,李某等人利用夜色掩护,驾驶电动皮划艇,持深层刺网等工具在汉江中非法捕捞水产品52.8公斤。
  汉江流域线长面广,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系统治理。襄阳公安坚持以打开路,成立“平安汉江”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汉江沿线9地公安机关、多警种密切配合的行动体系,紧紧围绕非法捕捞、非法采砂、污染环境等违法犯罪活动特点和相关警情发案规律,做实做细部署调度、分析研判、通报培训,多维度提升打击质效。
  “熄火!下车!”2023年6月10日凌晨,襄阳市公安局樊城区分局太平派出所王台村驻村辅警在辖区巡查时发现有装砂车辆出入,其中一辆装满砂石的自卸车就地抛卸,企图逃避打击。襄阳公安第一时间开展立案侦查工作,依托市县两级侦查打击作战部,森警、技侦、网安等多警种合成作战,打掉非法采砂团伙1个,串并破获下游犯罪案件两起。
  “专业+机制+大数据”,确保快速反应、一查到底、全链打击。襄阳公安主动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与农业农村、水务、生态环境等涉水行政部门深入合作,分层级细化落实联合执法、信息交流、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机制,形成联打、联防、联动、联治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2023年以来,襄阳公安开展联合巡逻执法116次,出动警力1252人次,有力震慑了各类涉水违法犯罪活动。
筑牢平安堤坝
  “大家发现设置地笼网、电鱼、毒鱼等情况,请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3月19日,在襄阳市保康县南河汉江流域开封峪段,民警沿岸巡查,劝离危险区域垂钓人员32人,收缴禁用渔具11件。
  水域风险防控是发展底线,水域生态保护是牢固红线。襄阳公安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发挥“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联动作用,做实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
  襄阳公安制发禁捕工作巡防示意图、力量部署表、执法指引手册“一图一表一册”,组织沿江、沿湖派出所及相关警种按照“日巡+夜巡、水巡+岸巡、步巡+视巡”方式,加强水域资源及周边岸线的巡逻防控力度,及时发现查处问题人员、车辆。
  同时,襄阳公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组建由民警、村干部、退捕渔民、志愿者等组成的“汉江护渔”小分队,走村入户宣传讲解护渔常识。
  3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当天,襄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联合市水利和湖泊局在鱼梁洲环岛公园开展保护水资源系列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群众进一步知晓和参与“长江大保护”工作。
  近年来,襄阳公安持续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在加强辖区水域巡逻防控的基础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政策宣传、人员培训、现场演练,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筑牢“平安堤坝”。
守护一江碧水
  3月18日,在宜城市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现场,多台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
  该项目采取清淤疏浚、水体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河流水域岸线进行有效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宜城公安靠前服务、精准护航,联合多部门开展常态化巡查服务和普法宣传,全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水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襄阳公安紧盯“捕、购、销、食、建”关键环节,着力提升物防、技防水平——
  整合应用前端感知采集设备300余套,重点部位的涉江监控、预警、执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日常管理小场所优势,对水产品交易、涉渔餐饮、渔具销售等行业场所拉网式摸排登记,及时掌握线索,督促整改;
  运用市县两级城运中心信息枢纽平台,研发嵌入“智慧警务”模块,创新“民警报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限时办单、办结评单”的“五单制”工作模式,统筹推进生态保护、联合执法、资源利用等“一网共治”。
  “我们将持续构建完善‘从水域到餐桌,从公安到全局’的‘一网全链’管服网络,助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目标。”襄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支队长张帮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