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革命文物人人护 红色血脉代代续
· 中办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
· 科技赋能铸就高质量发展三把“利剑”
· 司法部党组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务实担当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司法行政系统落实落细
· 科技赋能让公益诉讼更高效
· 图片新闻
· 最高检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检察机关
与妇联组织协作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 十部门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
· 拿出“绣花功夫”参与社会治理

科技赋能让公益诉讼更高效

( 2024-03-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林楠特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白皮书指出,科技赋能是实现检察公益诉讼现代化的重要发力点。全国检察机关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办案质效。
  公益诉讼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对检察机关来说,做好公益诉讼工作,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主动发现收集案件线索、主动调查取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不过在网络时代,仅靠检察官个人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等领域,普遍存在问题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情况,检察机关要确保公益诉讼的可诉性,高质效办好案件,就需要借力科技,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工作。
  从各地的实践看,科技在案件线索排查、取证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检察机关通过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采集的商家相关信息、群众投诉举报等数据进行深度关联,精准筛选出网络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线索,有效解决了线索发现难问题;以北斗导航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地点偏僻、手段隐秘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排查,摸排出多条线索并全部立案。可以说,科技大幅提升了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质效。
  公益诉讼是一项民心工程,也一直在路上。期待检察机关更加积极作为,与时俱进、主动创新,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丰富公益诉讼的实践,向大数据要生产力,着力解决监督的难点、痛点,以科技赋能提升公益保护效能,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