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新年伊始,上海市浦东新区举办“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启动仪式”,发布“在浦东、通世界”才聚浦东系列举措,面向全球彰显浦东吸引涉外法治人才的胸怀与诚意。 据悉,2023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服务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打造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市司法局联合承办的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浦东新区在全球法律服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金城表示,浦东新区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资源禀赋优越,政府向海内外法律英才发出诚挚邀约,并计划3年拿出18亿元来全方位支持各领域人才在浦东干事创业、追梦圆梦,以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聚力打造国际法律服务金字招牌。 政策先行 “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我们推出‘一意见一规定一方案’,打出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集聚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努力为国家试制度、探经验。”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说。 据介绍,根据“一意见”——《浦东新区关于促进法律服务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浦东新区一方面加大对优秀、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自政策发布以来,已有近百位法律服务业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一规定”——《浦东新区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例如,探索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士成为律师事务所特殊合伙人制度等,进一步激发浦东涉外法律服务的市场活力。 “一方案”即《实施方案》,提出了浦东法律服务业人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浦东将初步建成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 联合培养 2023年8月,浦东新区开办首期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浦东剑桥班”,选拔来自浦东律所和上海仲裁委的12名学员,在剑桥大学开展一个月的理论与实务培训。2024年1月,第二期“浦东剑桥班”启动招生。 “我们不断优化完善涉外法律人才‘走出去’培训的办班模式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推动相关高校与律所、仲裁机构等深入开展合作,加强联合培养与实践锻炼,为浦东法律服务人才提升能力、开阔眼界提供更优质的平台。”浦东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人才办主任彭琼林说。 在不久前的“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司法局、人社局与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以及浦东10家律所达成法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合作意向,浦东新区司法局还分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等达成协议,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以期大力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 锻造优势 “浦东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起步早、举措实,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在这里执业能更贴近企业发展需求,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皓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像董皓这样的涉外法治人才被“引进来”的不在少数。如今,浦东还探索吸引具有境外律师执业资质并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法律服务人员在浦东执业。 此外,浦东充分发挥上海在数字城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加快推出一批高质量应用场景,在提升法律服务效能的同时,积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壮大,努力锻造具备上海特色的国际法律服务优势。 数据显示,在上海评选出的10名第五届“东方大律师”名单中,浦东独占5人,8名律师当选新一届市政协委员(全市14名),6名浦东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全市19名)。 “国际法律服务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海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使命。”上海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支持浦东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建设高地,推动浦东作为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进行建设,不断提升上海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
|
集才育才激发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活力
|
上海浦东聚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建设高地
|
|
|
( 2024-01-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新年伊始,上海市浦东新区举办“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启动仪式”,发布“在浦东、通世界”才聚浦东系列举措,面向全球彰显浦东吸引涉外法治人才的胸怀与诚意。 据悉,2023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服务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打造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市司法局联合承办的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浦东新区在全球法律服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金城表示,浦东新区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资源禀赋优越,政府向海内外法律英才发出诚挚邀约,并计划3年拿出18亿元来全方位支持各领域人才在浦东干事创业、追梦圆梦,以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聚力打造国际法律服务金字招牌。 政策先行 “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我们推出‘一意见一规定一方案’,打出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集聚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努力为国家试制度、探经验。”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说。 据介绍,根据“一意见”——《浦东新区关于促进法律服务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浦东新区一方面加大对优秀、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自政策发布以来,已有近百位法律服务业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一规定”——《浦东新区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例如,探索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士成为律师事务所特殊合伙人制度等,进一步激发浦东涉外法律服务的市场活力。 “一方案”即《实施方案》,提出了浦东法律服务业人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浦东将初步建成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 联合培养 2023年8月,浦东新区开办首期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浦东剑桥班”,选拔来自浦东律所和上海仲裁委的12名学员,在剑桥大学开展一个月的理论与实务培训。2024年1月,第二期“浦东剑桥班”启动招生。 “我们不断优化完善涉外法律人才‘走出去’培训的办班模式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推动相关高校与律所、仲裁机构等深入开展合作,加强联合培养与实践锻炼,为浦东法律服务人才提升能力、开阔眼界提供更优质的平台。”浦东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人才办主任彭琼林说。 在不久前的“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高地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司法局、人社局与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以及浦东10家律所达成法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合作意向,浦东新区司法局还分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等达成协议,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以期大力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 锻造优势 “浦东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起步早、举措实,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在这里执业能更贴近企业发展需求,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皓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像董皓这样的涉外法治人才被“引进来”的不在少数。如今,浦东还探索吸引具有境外律师执业资质并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法律服务人员在浦东执业。 此外,浦东充分发挥上海在数字城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加快推出一批高质量应用场景,在提升法律服务效能的同时,积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壮大,努力锻造具备上海特色的国际法律服务优势。 数据显示,在上海评选出的10名第五届“东方大律师”名单中,浦东独占5人,8名律师当选新一届市政协委员(全市14名),6名浦东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全市19名)。 “国际法律服务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上海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使命。”上海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支持浦东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建设高地,推动浦东作为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进行建设,不断提升上海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