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国“三大倡议”引领全球人权治理
· 自民党派系涉嫌违规遭检方调查
· 韩国“价值观外交”受质疑

中国“三大倡议”引领全球人权治理

( 2023-12-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图为2022年8月3日,在黎巴嫩南部省提尔市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中国维和官兵参加中国第20批与第2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权力交接仪式。 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王卫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中国作为《宣言》起草的积极参与者,75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倡导和践行《宣言》。特别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的提出,为人类社会破解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文明冲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响应和广泛认同。
以发展促进人权
  2021年9月21日,中国领导人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旗帜鲜明倡导“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旨在重振2030年议程,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两年来,中国践言履诺,垂范先行。从宣布32项务实举措,到召开“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从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到设立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从组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到宣布推出100亿美元专项资金……中国不断细化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路线图、行动表,推动倡议实现从“打基础”“搭框架”到“强合作”“显实效”的跨越。
  在全球发展倡议助力下,老挝政府延续了为偏远地区1400多所学校超过13万名学生提供营养餐的国家校餐计划;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在“知识女性,知识国家”培训班上学到了信息技术、商业规划、网络营销等“新潮”课程;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的5300户难民家庭在收到家庭应急包、生计工具包、屋顶搭建包后,开始自建安居之所;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近千户家庭也将告别脏乱差的棚户区,搬进整洁明亮的新楼房。
  全球发展倡议一步步走深走实,为国际社会凝聚发展共识、优化发展资源、解决发展难题,实现了对发展问题的再聚焦、对2030年议程的再提振、对国际发展合作格局的再塑造,彰显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倡导者、发展合作行动派的大国本色和大国担当。
  作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各方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同2030年议程高度契合,将为应对共同挑战,加速实现包容、可持续未来作出重要贡献,“联合国充分支持也愿意和中国在这一方面加强合作”。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开幕式上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一包容性倡议顺应了建立新的公平公正国际秩序的时代潮流。”
  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研究员伊斯拉埃尔·穆希在一篇题为《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对全球南方的意义》的文章中写道:南方国家缺乏推动全面发展所需的技术、制度、专业知识和资金,因此,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朝着解决大部分南方国家所面临问题迈出的“可喜一步”。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称,在全球人权治理中,中国主张以发展促进人权,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保障各国人民共享全球发展红利。
以安全守护人权
  2022年4月21日,中国领导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引了清晰路径。
  一年来,在应对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国行动成效显著。同各方深入开展安全理念交流和政策沟通,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进一步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重点合作方向及合作平台和机制;积极开展斡旋外交,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坚定站在和平一边;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通过《金砖国家粮食安全合作战略》,为解决当前粮食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还积极推进国际安全对话交流,推动非洲地区国家举办首届“中国-非洲之角”和平会议,就促进地区和平、发展和治理达成重要共识,为维护非洲安全稳定注入正能量;成功主办第二届中东安全论坛,就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提出四点建议;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东亚合作各机制等多边平台积极推动各方开展安全领域交流合作,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安全挑战共识与合力。
  “中国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公正化,为充分实现人权创造法治环境和安全秩序。”张文显说。作为中国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倡议表示赞赏、支持,倡议明确写入20多份中国同有关国家和组织交往的双边、多边文件。
  印度尼西亚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不同于某些西方国家片面追求自身安全的思维,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追求的是共同安全,是强调和平、合作的安全观,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国际秩序。
  “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表示,各方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同中方携手一道,和平解决争端。
  “亚洲需要发展亚洲共同安全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认为,亚洲各方依托区域合作机制,拥有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各方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创建亚洲安全架构和安全原则。
  巴基斯坦前总理国家安全顾问优素福表示,亚洲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在危机预防和应对方面达成共识,为经济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以文明滋养人权
  2023年3月15日,中国领导人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情怀,对解决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拓展人类文明进步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关注发展到关注安全,再到关注文明,既是中国对于自身现代化道路认识的深化,也是前两个倡议水到渠成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身就是中国倡导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产物。中国以其为内容和载体,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合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不同于以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旧文明观,是对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纠偏,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文明观。
  中国不断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且充满活力;不断探索实现人民民主的有效方式,创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新形态;不断探索实现社会良好治理、丰富和发展人民精神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效方式,为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增添了新认识,为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展了道路。
  希腊帕特雷大学哲学教授帕夫洛斯·康托斯对全球文明倡议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领导人强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他对此深表赞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是必要的,而不是一种选择。”
  对于中国在促进文明对话方面作出的努力,雅典大学哲学院前院长埃莱妮·卡拉马伦古表示赞赏。她认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可以成为所有参与国的知识财富来源,人类应该向加强文明对话这一进步方向迈进。
  “几千年来,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等,这就是世界的魅力所在。”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部考古与博物馆司副主任纳西尔·汗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关于“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主张正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充分体现,尊重世界文明、艺术、文化和遗产的多样性将为全世界人民开展交流与合作注入力量,是助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个理想路径。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付子堂认为,“三大倡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又共同构成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作为“三大倡议”的提出者和推进落实的行动派,中国既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又致力于全人类共同福祉,为以积极行动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