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夏冰淋 胡军 为加装电梯,居民们各自报警,楼上楼下诉求不一。 “去了也只能劝,加装电梯的事儿公安也没法解决。”每次接出警指令,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黄石港区分局胜阳港派出所社区民警何建华“有点无奈”。 黄石港派出所所长杨志深有同感:值班民警怕碰到这种“纠纷类警情”——“用了很多精力去做,还不一定能让群众满意。” 针对一线接处警实际情况,黄石市在落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基础上,依托综治网格化平台和“三纵四横”线上大平安工作格局,全面探索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 今年6月29日,中共黄石市委平安黄石建设领导小组印发《黄石市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方案(试行)》,以情报信息运转为核心,构建“综治中心及平安建设成员单位、12345热线及其成员单位、公安机关三个条线,市县乡村四个层级”的“三纵四横”工作体系。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改革试点以来,黄石市通过工作平台分流非警务矛盾纠纷3675件,事项办结率达97.6%;110接报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2%,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3.1%,重复报警同比下降12.5%。 情报有效流转 破解“有责不知情” 4月10日至11日,黄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黄志勇到团城山派出所蹲点调研发现,落实12345热线与110报警对接工作中,噪声、邻里、情感、土地等矛盾纠纷警情量多面广,事权不在公安,很难处理,耗费警力精力。 这类警情转给谁?应怎样处置?如何破题?黄志勇向黄石市委、市政府报告推动建立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机制。 曾有多年公安工作经历,黄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江新认为“此事甚好”。 就此项改革赴基层调研时,李江新一行听到了不同声音——“公安那么多人都搞不定,我们综治中心就这几个人,接得住吗?” 面对基层疑虑,李江新开导大家: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是综治中心主要职责之一,公安分流这类警情过来,实际上是帮着在走访、在排查。 “理念统一后,还得有‘杀手锏’。”李江新说,敢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的单,关键在于综治网格化平台在全市建成投用。 黄石是湖北省综治网格化平台试点城市,着力夯实基础数据,已与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平台、“情指行”一体化平台、警综平台及政务12345平台深度对接。 黄石市还对81类矛盾纠纷类别及主管责任划分清单,明确牵头单位。 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根据“应分流尽分流”和“非必要不分流”相统一原则,由公安机关研判分流,综治中心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模式交办并予以考核,对纠纷类非警务警情进行最优化分流处置,避免出现有责单位以“不知情”推脱。 “这就让‘看得见纠纷管不了’的民警和‘管得了纠纷看不见警情’的街道、部门联合发力、多元共治,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既让群众满意,又能解放警力,更能源头‘一站式’化解纠纷。”黄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梅向阳说。 矛盾实质化解 防止“治标未治本” 改革率先在黄石港区试点。试点中,黄石港区着力探索“分清边界、分责受理、分级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7月初,黄石港区黄石港街道一商户因自建消防安全通道同小区物业发生冲突报警。民警赶赴现场,当时双方矛盾比较激烈。 稳控现场后,民警“派单”。街道接单后,启动“吹哨报到”,组织消防、城管、市场监管、物业、业主党员代表等联合会商,定制消防通道整改建设方案。 5小时达成共识、3天消除安全隐患、4天拆除通道,警情背后的纠纷得以化解。 在黄石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晓东看来,一个矛盾到了报警阶段,就说明已经“很激烈”了,如果不把警情背后的纠纷处置到位,随时可能“炸响”。 对非警务类矛盾纠纷,黄石港区坚持“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分流不分家”原则办理分流事项,有效厘清警务与非警务矛盾纠纷边界,持续深化警源治理。 “这类警情分流过来,大多是我们平常没有发现的纠纷,弥补了街道‘空缺’,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了部门‘既管行业、又管矛盾纠纷’职责落地落实。”黄石港街办党工委书记董婷说。 统计显示,试点工作运行以来,黄石港区各类警情7421起,其中非警务矛盾纠纷2989起,区司法局派驻人民调解员驻公安派出所调解97起,分流到街道、社区以及各部门调解389起,占非警务矛盾纠纷的16.3%。 “这20%往往是‘骨头案’‘钉子案’‘回流案’,正因为有了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的‘三纵四横’绿色通道,群众拨打110就能实现‘一键到底、多元共治’。”黄石市公安局副局长郭小嫔说。 平安共同缔造 推动“未报先处” 9月25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在黄石全域铺开。 全市矛盾纠纷同一事项重复报警环比下降47.6%。这是黄石市公安局指挥部政委何苗最看重的一项数据指标,认为“其最能反映改革成效”。 57岁的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区分局团城山派出所广州路社区民警王陆一认为,控制重复报警量秘诀是“未报先处”。 多名居民向网格员投诉,下陆区团城山街广州路社区一5楼住户半夜常发出打砸声,吵得他们不能睡。经走访,网格员得知这家业主80多岁老人的两个子女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及时上报社区。 做了27年社区工作,广州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梅秋意识到“此事不小”,与王陆一等社区综治力量商量对策。 上门走访、多方做工作,社区组织为老人子女做了精神鉴定、送医治疗,并办理残疾证、低保等,让老人放心、邻里安心。 广州路社区“警格融合”模式,显现出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带来的“双向奔赴”效果:问题来了,大家一起上,化解在早、在小。 “各街道、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已从‘警情局外人’到‘解纷止争一家人’,警情联享、纠纷联调、风险联排。”黄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牟波认为,这是改革带来的最可喜变化。 目前,在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基础上,黄石市正探索矛盾纠纷全量化进入综治中心流转、处置机制,推动“有矛盾、找综治”成为群众新口碑。 “我们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为切入口,有效减少非警务矛盾纠纷挤占警务资源现象,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群众的烦心事有人一管到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黄石结出新硕果。”黄志勇说。
|
黄石探索最优化分流处置非警务警情
|
让警情背后纠纷真正得以化解
|
|
|
|
( 2023-11-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夏冰淋 胡军 为加装电梯,居民们各自报警,楼上楼下诉求不一。 “去了也只能劝,加装电梯的事儿公安也没法解决。”每次接出警指令,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黄石港区分局胜阳港派出所社区民警何建华“有点无奈”。 黄石港派出所所长杨志深有同感:值班民警怕碰到这种“纠纷类警情”——“用了很多精力去做,还不一定能让群众满意。” 针对一线接处警实际情况,黄石市在落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基础上,依托综治网格化平台和“三纵四横”线上大平安工作格局,全面探索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 今年6月29日,中共黄石市委平安黄石建设领导小组印发《黄石市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方案(试行)》,以情报信息运转为核心,构建“综治中心及平安建设成员单位、12345热线及其成员单位、公安机关三个条线,市县乡村四个层级”的“三纵四横”工作体系。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改革试点以来,黄石市通过工作平台分流非警务矛盾纠纷3675件,事项办结率达97.6%;110接报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2%,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3.1%,重复报警同比下降12.5%。 情报有效流转 破解“有责不知情” 4月10日至11日,黄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黄志勇到团城山派出所蹲点调研发现,落实12345热线与110报警对接工作中,噪声、邻里、情感、土地等矛盾纠纷警情量多面广,事权不在公安,很难处理,耗费警力精力。 这类警情转给谁?应怎样处置?如何破题?黄志勇向黄石市委、市政府报告推动建立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机制。 曾有多年公安工作经历,黄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江新认为“此事甚好”。 就此项改革赴基层调研时,李江新一行听到了不同声音——“公安那么多人都搞不定,我们综治中心就这几个人,接得住吗?” 面对基层疑虑,李江新开导大家: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是综治中心主要职责之一,公安分流这类警情过来,实际上是帮着在走访、在排查。 “理念统一后,还得有‘杀手锏’。”李江新说,敢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的单,关键在于综治网格化平台在全市建成投用。 黄石是湖北省综治网格化平台试点城市,着力夯实基础数据,已与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平台、“情指行”一体化平台、警综平台及政务12345平台深度对接。 黄石市还对81类矛盾纠纷类别及主管责任划分清单,明确牵头单位。 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根据“应分流尽分流”和“非必要不分流”相统一原则,由公安机关研判分流,综治中心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模式交办并予以考核,对纠纷类非警务警情进行最优化分流处置,避免出现有责单位以“不知情”推脱。 “这就让‘看得见纠纷管不了’的民警和‘管得了纠纷看不见警情’的街道、部门联合发力、多元共治,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既让群众满意,又能解放警力,更能源头‘一站式’化解纠纷。”黄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梅向阳说。 矛盾实质化解 防止“治标未治本” 改革率先在黄石港区试点。试点中,黄石港区着力探索“分清边界、分责受理、分级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7月初,黄石港区黄石港街道一商户因自建消防安全通道同小区物业发生冲突报警。民警赶赴现场,当时双方矛盾比较激烈。 稳控现场后,民警“派单”。街道接单后,启动“吹哨报到”,组织消防、城管、市场监管、物业、业主党员代表等联合会商,定制消防通道整改建设方案。 5小时达成共识、3天消除安全隐患、4天拆除通道,警情背后的纠纷得以化解。 在黄石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晓东看来,一个矛盾到了报警阶段,就说明已经“很激烈”了,如果不把警情背后的纠纷处置到位,随时可能“炸响”。 对非警务类矛盾纠纷,黄石港区坚持“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分流不分家”原则办理分流事项,有效厘清警务与非警务矛盾纠纷边界,持续深化警源治理。 “这类警情分流过来,大多是我们平常没有发现的纠纷,弥补了街道‘空缺’,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了部门‘既管行业、又管矛盾纠纷’职责落地落实。”黄石港街办党工委书记董婷说。 统计显示,试点工作运行以来,黄石港区各类警情7421起,其中非警务矛盾纠纷2989起,区司法局派驻人民调解员驻公安派出所调解97起,分流到街道、社区以及各部门调解389起,占非警务矛盾纠纷的16.3%。 “这20%往往是‘骨头案’‘钉子案’‘回流案’,正因为有了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的‘三纵四横’绿色通道,群众拨打110就能实现‘一键到底、多元共治’。”黄石市公安局副局长郭小嫔说。 平安共同缔造 推动“未报先处” 9月25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在黄石全域铺开。 全市矛盾纠纷同一事项重复报警环比下降47.6%。这是黄石市公安局指挥部政委何苗最看重的一项数据指标,认为“其最能反映改革成效”。 57岁的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区分局团城山派出所广州路社区民警王陆一认为,控制重复报警量秘诀是“未报先处”。 多名居民向网格员投诉,下陆区团城山街广州路社区一5楼住户半夜常发出打砸声,吵得他们不能睡。经走访,网格员得知这家业主80多岁老人的两个子女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及时上报社区。 做了27年社区工作,广州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梅秋意识到“此事不小”,与王陆一等社区综治力量商量对策。 上门走访、多方做工作,社区组织为老人子女做了精神鉴定、送医治疗,并办理残疾证、低保等,让老人放心、邻里安心。 广州路社区“警格融合”模式,显现出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带来的“双向奔赴”效果:问题来了,大家一起上,化解在早、在小。 “各街道、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已从‘警情局外人’到‘解纷止争一家人’,警情联享、纠纷联调、风险联排。”黄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牟波认为,这是改革带来的最可喜变化。 目前,在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基础上,黄石市正探索矛盾纠纷全量化进入综治中心流转、处置机制,推动“有矛盾、找综治”成为群众新口碑。 “我们以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为切入口,有效减少非警务矛盾纠纷挤占警务资源现象,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群众的烦心事有人一管到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黄石结出新硕果。”黄志勇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