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社会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 持续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
· 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 教学表演避免出现少儿不宜内容
· 推动修订完善旅游法等法律法规
· 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管理
· 推广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
· 推动改善船员在船通讯条件

国家卫健委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

( 2023-11-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雷海潮介绍,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以基层为重点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持续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推动优化生育政策支持体系,扎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要以基层为重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王斌指出,国家卫健委持续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王斌介绍,国家卫健委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能力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7100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占比超过68%。建成3800多所社区医院,方便群众就医。
  在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方面,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针对群众需求加强全科、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加强人员在岗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组织城市医院和退休医师支援帮扶基层。同时,通过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到乡村服务百姓。通过推广“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政策,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让更多优秀医务人员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据统计,2023年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农村免费订单医学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进入乡镇基层岗位工作。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是解决民众就医需求的有力举措。王斌介绍,国家卫健委在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拓展。比如,由全科医生向专科医师、公立医院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引导多方力量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平台参与签约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方式。截至今年6月底,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超过70%,各地也正在结合实际推进签约服务向更广泛的人群覆盖。
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秋天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近日,全国支原体肺炎高发,多地官方发文提醒佩戴口罩,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新发突发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非常重要。近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的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对完善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报告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进行了规定。
  “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指出,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重点在提质、扩面、增效上下功夫。
  为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国家卫健委优化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整相关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调查处置。同时,印发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进一步压实传染病信息报告责任。此外,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
  通过建立完善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监测系统,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目前已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同时,注重推进跨部门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会商,共同开展传染病疫情风险研判。
  “在应急处置方面,着力在建机制、强队伍、提能力上下功夫。”王贺胜介绍,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持续完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目前,已经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新建5支国家防控队,将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
  王贺胜表示,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医防协同、多渠道互通,完善监测机制,以国家级和省级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形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持续提升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卫健委以实施母婴保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核心,巩固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健康服务,先后实施了母婴安全、健康儿童、妇幼中医药发展等系列行动计划,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2022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5.7/10万,婴儿死亡率为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妇幼话题中有关生育政策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据统计,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其中二孩占38.9%,三孩以上占比15%。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工作,今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王斌介绍,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国家卫健委加强了部门协调和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研究,着力解决生育支持配套措施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强化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完善生育政策及配套制度建设,提高人口生育率提出了建议。
  对此,王斌指出,国家卫健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教育、税收、住房、就业、医保等方面推动出台支持性政策。多地也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省、市、县出台了育儿补贴、住房补贴、托育机构运营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等政策,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
  谈及下一步工作,王斌指出,国家卫健委将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开展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在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促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还将逐步完善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