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筑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铜墙铁壁
· 利用“撞库”手段获取征信信息构成犯罪
· 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释法说理
· 共筑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共筑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 2023-11-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刘洁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问题的关注。作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一直是相关部门的关注焦点和治理重点。
  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定性为敏感信息,并对处理该类信息所需的条件等作出限制。在该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语境下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作出细化规定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织密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网络。
  除在立法层面作出回应外,各级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实际行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在网络空间免受侵害:最高人民法院聚焦未成年人人脸信息安全发布相关司法解释,对需要采集人脸信息的平台、App在授权和程序方面作出规范,从司法审判层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保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发布典型案例的同时,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坚持预防为先,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发“督促监护令”、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上网;对通过网络游戏、直播等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各地公安机关重拳出击进行严惩,以雷霆行动斩断互联网内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则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寒暑假期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人及家长普及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意识。
  “一键换装”“AI换脸”……数字时代奔涌向前,不断更新迭代的网络技术,在给未成年人带来更新奇的网络体验和更丰富的娱乐活动之外,也极大地降低了窃取、滥用其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增加了违法行为的隐蔽性。面对此现状,除继续保持对有关犯罪进行高压严打外,更需政法机关关注网络空间和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如定期对监护人开展普法活动,督促监护人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家庭教育工作;在相关企业的合规治理工作中关注涉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处理情况,增强企业的守法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联合网信、教育等部门开展联合治理,多角度、全方位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侵权影响可能伴随其一生,甚至会直接影响人格发展。因此,更需多方共治、久久为功,才能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