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5 2/5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睿智”团队助力高质效办案
· 图片新闻
·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睿智”团队助力高质效办案
浙江瑞安检察多元化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 2023-10-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郑美仙 林非凡

  浙江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与市场经济欣欣向荣相伴随,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也日趋突出复杂。近年来,瑞安市人民检察院依托集中统一管辖温州南片6个县市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优势,狠抓案件办理,坚持协同保护,夯实基层基础,多元化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集中力量健全保障机制
  今年9月,由瑞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销售冒牌“贝亲”奶瓶、奶嘴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被告人周某、戴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分别被处罚金23万元、12万元,并支付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9万元。
  这起商标侵权案件,正是瑞安市检察院强化涉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即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贯彻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理念的生动体现。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证据要求高,越来越多案件涉及高精尖技术,案件事实查明难度增大。”瑞安市检察院检察长朱捷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为准确认定、精准打击,近年来,瑞安市检察院选配具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背景、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业务骨干,并吸收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商标真伪鉴定、质量鉴定、电子数据取证分析等技术辅助办案,全力打造“睿智”知识产权办案团队。通过配优办案力量,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机制,走出一条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新路子。
类案监督激活数字动能
  置身数字检察时代潮流中,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如何有效融入和适应数字时代的变革要求?
  早在2021年,瑞安市检察院就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案件监督智能辅助系统,贯通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大数据中心数据库及多家行政单位业务数据,优化了知识产权刑事检察、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协同融合保护。
  知识产权案件监督智能辅助系统的由来,还要从一起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说起。在提讯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语焉不详,甚至自相矛盾,与长期在家务农的犯罪嫌疑人相比,其儿子此前倒有商标犯罪前科。经过一系列深入调查和释法说理,“替子顶罪”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该案的办理引发承办检察官进一步思考——老人很可能会为有前科劣迹的直系亲属顶罪。于是,知识产权案件监督智能辅助系统就此诞生,并通过线索排摸,蹚出破局知识产权案件背后“顶包”真相的数字监督之路,查明3起为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涉案人员脱责而冒名顶替的事实。
  去年,承办检察官在梳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发现,个别企业法定代表人因知识产权犯罪被刑事处罚后,执行期满未逾5年仍在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违反了此类犯罪执行期满未逾5年不得担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从业禁止”规定。
  有鉴于此,该院以知识产权案件监督智能辅助系统为载体,整合刑事判决数据、企业工商登记数据、全国违法人员信息数据等多个数据库,牵头搭建信息共享新平台,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刑事判决和刑罚执行数据,形成“从业禁止”监管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目前已通过数据模型排查出11名涉罪人员仍继续担任原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情形,瑞安市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责令相关市场主体变更法定代表人。
多方联动加强外部协同
  2020年4月,瑞安市检察院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成立浙南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中心,通过检校合作实现司法实践与理论创新“双向互哺”。
  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时,面对犯罪嫌疑人矢口否认犯罪行为的强硬态度,承办检察官围绕行为认定、损失数额认定等争议难点,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犯罪研究智库,与华东政法大学多位智库专家多次探讨,探索运用民事案件“实质相同+接触”规则认定侵权行为,明确损失认定方法,合理界定违法所得,最终在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情形下,完善证据锁链,排除合理怀疑,得到法院判决支持。最终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六批指导性案例。
  同时,瑞安市检察院重视与其他部门联动配合。今年4月,联合温州南片6个县市法院、公安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出台《关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综合保护协作工作办法》,以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协作配合。为进一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力,今年9月,该院还与市科技局签订瑞安科技大市场合作备忘录,加大对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为给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