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说法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毕业租房易发争端 合同双方皆须谨慎
· 前手清偿票据款项 能否行使再追索权
· 未签合同亦无社保
确认关系赔偿损失
· 为解纠纷谎报案情
拘留七日罚款三百
· 冒名结婚引发争议
检察建议撤销登记

未签合同亦无社保
确认关系赔偿损失

( 2023-09-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说法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 本报通讯员 罗凤灵
  
  当前,仍然有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退休后老无所依。近日,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支持了退休老人的诉讼请求,依法保护了劳动者权益。
  法院查明,1958年出生的符阿姨从1995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临高县某镇政府开办的敬老院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4月,符阿姨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其与镇政府存在劳动关系,同时请求上级主管部门为其办理退休。
  2020年7月1日,仲裁裁定确认符阿姨与镇政府存在劳动关系。之后,镇政府同意为其补缴一次性社会保险费。临高县社保中心经测算,确认符阿姨养老金每月补偿金额为874.61元。随后,符阿姨再次申请仲裁,请求裁定镇政府赔偿其25年的养老金损失26.23万余元。仲裁机关以申请人主体不适格为由不予受理。符阿姨遂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以超过仲裁时效1年为由,驳回了符阿姨的诉讼请求。符阿姨不服,向海南二中院提起上诉。
  海南二中院认为,符阿姨在2018年12月退休后多次与镇政府沟通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并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后续又申请养老金损失仲裁,再诉至法院,其间,仲裁时效多次中断。
  同时,符阿姨虽然2013年12月已至法定退休年龄,但其仍提供劳动,敬老院未表示异议且发放工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延续至2018年12月。符阿姨每月补偿金额为874.61元,15年养老金损失金额为15.74万余元。此前,因镇政府已补发符阿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工资,用于自行缴纳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用共计6.54万余元,因此镇政府赔偿养老金损失时应扣减上述费用。据此,法院判处镇政府赔偿符阿姨养老金损失9.19万余元。

法官说法
  法官庭后表示,在许多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认知存在差距,往往导致维权困难。法官提醒广大劳动者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更加规范用工行为,依法依规及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及时缴纳社保,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老有所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