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刘 颖 两年前,湖边偷鱼、偷扔垃圾的现象还非常普遍,附近的荒山也被开采得满目疮痍。如今,一块块绿色湿地翠绿可人,每年冬季会有成千上万只野生鸟类在此栖息过冬,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水库两年来的变化,是潍坊市扎实开展“生态警务”的缩影。 2022年以来,潍坊市公安局将实施“生态警务”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坚决扛牢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政治责任,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警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潍坊公安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绿色发展的‘生态警务’新机制,为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新动能’。”近日,潍坊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磊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全市“一盘棋”整体布局一体推进 潍坊市将“生态警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工作整体布局一体推进,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实施“生态警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23个市直部门和上属驻潍单位纳入工作范畴,在市生态环境委员会下增设生态警务工作专组,由分管生态环境和公安工作的副市长任“双组长”,从全市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生态警务”工作的领导、组织、统筹、协调,确保“生态警务”在全市落地生根。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支持下,潍坊市公安局多次专题研究“生态警务”工作,明确1名局领导总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工作的谋划和实施。确定森林警察、食药环侦、交警、海岸警察4个警种为主战力量,指挥中心、法制、督察、宣传等11个警种做好配合保障。 导向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动力足。潍坊公安机关创新优化工作机制,通过对已有线索落地深挖、对在侦案件串并扩线深挖、对违法犯罪链条上下线深挖、对行政处罚案件深挖、用大数据建模分析深挖的“五个深挖”机制,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2022年以来,全市立案侦办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捕捞水产品、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涉生态环境犯罪案件4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2名,同比增长61%。 建立“四级八域”生态警长体系 怎样撑起“生态警务”的“四梁八柱”,让其规范化运行?潍坊公安从科学设置生态警长、建立区域警务协作、强化部门联勤协作等方面入手,制定深化推进“生态警务”方案,让“生态警务”开展有“法”可依。 在生态警长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职责明晰、衔接到位的“四级八域”生态警长体系。“四级”是按照市、县、镇(街)、社区(村)四级架构,建立市局(警种)、县市区局(警种)、派出所、警务区四级生态警长体系。“八域”是在四级生态警长的框架下,围绕八大生态领域,设置河流警长、湖泊(水库)警长、林区(山脉)警长、矿区警长、海岸警长、道路警长、园区(项目)警长、景区警长,负责生态领域的保护治理、打击犯罪、维护秩序等工作。目前,全市已配备243名生态警长。 如何建立部门联勤协作机制,聚起各部门合力?潍坊市公安局牵头,与生态环境、交通、应急、自然资源等11个部门积极探索在信息共享、工作会商、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多次召开公、检、法、司联席会议,明确法律适用、证据规格、司法鉴定等执法司法标准,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有力支撑了生态案件的办理。聚焦全市8个生态领域,在重点区域和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园区,建成15个“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多部门按需入驻,将部门联勤协作机制落在实处。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警务”新发展 潍坊公安将“生态警务”列入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布局的重要板块,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动“生态警务”创新发展。 寒亭公安靠前服务万亩海水稻种植项目,选拔优秀网格员组建“种福田”工作队,全时段巡逻、全时空守护,形成全域覆盖、全程闭环的生态保护格局;寿光公安以道路生态安全为着力点,全力压降危化品车辆事故,化解危化品污染潜在风险;青州公安在云驼景区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联合7部门组成“云驼景区生态保护联盟”,全力维护景区生态安全和旅游秩序。 为了深化群防群治,潍坊公安将“生态警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警格+网格”工作优势,实现“生态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联动融合。临朐县公安局辛寨派出所创新“生态警务+党建+网格”方式,成立“生态警务”联合党支部,建立“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生态警务网,为517名网格员赋予生态保护职能,激活“生态警务”基层“神经末梢”;潍坊市公安局海岸支队下营派出所创新“海上联营”模式,以公安、海警、海洋渔业为基础,吸纳志愿者队伍、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网络环保达人等力量深度参与,聚起生态保护合力。 据了解,在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潍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全部满分,排名全省第一。
|
|
潍坊“生态警务”联勤联动守护碧水蓝天
|
|
|
|
( 2023-08-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刘 颖 两年前,湖边偷鱼、偷扔垃圾的现象还非常普遍,附近的荒山也被开采得满目疮痍。如今,一块块绿色湿地翠绿可人,每年冬季会有成千上万只野生鸟类在此栖息过冬,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水库两年来的变化,是潍坊市扎实开展“生态警务”的缩影。 2022年以来,潍坊市公安局将实施“生态警务”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坚决扛牢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政治责任,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警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潍坊公安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绿色发展的‘生态警务’新机制,为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新动能’。”近日,潍坊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磊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全市“一盘棋”整体布局一体推进 潍坊市将“生态警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工作整体布局一体推进,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实施“生态警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23个市直部门和上属驻潍单位纳入工作范畴,在市生态环境委员会下增设生态警务工作专组,由分管生态环境和公安工作的副市长任“双组长”,从全市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生态警务”工作的领导、组织、统筹、协调,确保“生态警务”在全市落地生根。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支持下,潍坊市公安局多次专题研究“生态警务”工作,明确1名局领导总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工作的谋划和实施。确定森林警察、食药环侦、交警、海岸警察4个警种为主战力量,指挥中心、法制、督察、宣传等11个警种做好配合保障。 导向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动力足。潍坊公安机关创新优化工作机制,通过对已有线索落地深挖、对在侦案件串并扩线深挖、对违法犯罪链条上下线深挖、对行政处罚案件深挖、用大数据建模分析深挖的“五个深挖”机制,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2022年以来,全市立案侦办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捕捞水产品、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涉生态环境犯罪案件4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2名,同比增长61%。 建立“四级八域”生态警长体系 怎样撑起“生态警务”的“四梁八柱”,让其规范化运行?潍坊公安从科学设置生态警长、建立区域警务协作、强化部门联勤协作等方面入手,制定深化推进“生态警务”方案,让“生态警务”开展有“法”可依。 在生态警长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职责明晰、衔接到位的“四级八域”生态警长体系。“四级”是按照市、县、镇(街)、社区(村)四级架构,建立市局(警种)、县市区局(警种)、派出所、警务区四级生态警长体系。“八域”是在四级生态警长的框架下,围绕八大生态领域,设置河流警长、湖泊(水库)警长、林区(山脉)警长、矿区警长、海岸警长、道路警长、园区(项目)警长、景区警长,负责生态领域的保护治理、打击犯罪、维护秩序等工作。目前,全市已配备243名生态警长。 如何建立部门联勤协作机制,聚起各部门合力?潍坊市公安局牵头,与生态环境、交通、应急、自然资源等11个部门积极探索在信息共享、工作会商、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多次召开公、检、法、司联席会议,明确法律适用、证据规格、司法鉴定等执法司法标准,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有力支撑了生态案件的办理。聚焦全市8个生态领域,在重点区域和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园区,建成15个“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多部门按需入驻,将部门联勤协作机制落在实处。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警务”新发展 潍坊公安将“生态警务”列入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布局的重要板块,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动“生态警务”创新发展。 寒亭公安靠前服务万亩海水稻种植项目,选拔优秀网格员组建“种福田”工作队,全时段巡逻、全时空守护,形成全域覆盖、全程闭环的生态保护格局;寿光公安以道路生态安全为着力点,全力压降危化品车辆事故,化解危化品污染潜在风险;青州公安在云驼景区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联合7部门组成“云驼景区生态保护联盟”,全力维护景区生态安全和旅游秩序。 为了深化群防群治,潍坊公安将“生态警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挥“警格+网格”工作优势,实现“生态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联动融合。临朐县公安局辛寨派出所创新“生态警务+党建+网格”方式,成立“生态警务”联合党支部,建立“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生态警务网,为517名网格员赋予生态保护职能,激活“生态警务”基层“神经末梢”;潍坊市公安局海岸支队下营派出所创新“海上联营”模式,以公安、海警、海洋渔业为基础,吸纳志愿者队伍、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网络环保达人等力量深度参与,聚起生态保护合力。 据了解,在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潍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全部满分,排名全省第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