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守护“烟火气” 谱写“平安卷”
· 第3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启动
· 两部门印发意见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
· 国家防总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为四级
·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相关行政裁决案件请求140件
· 湖北公安3天破获案件1700余起
· 图片新闻
· 广西公安全力迎战台风“泰利”
· 只进一扇门 消解所有气

药品专利侵权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两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相关行政裁决案件请求140件

( 2023-07-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 记者张维 2021年起施行的新专利法引入药品专利侵权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如今,该项工作实施已有两年。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透露,两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收到相关行政裁决案件请求140件,结案112件,案件涉及30余种药品、50多种规格。
  据了解,原研药的研发投入高、创新难度大、上市周期比较长,其价格相对较高。药品专利的高收益性导致原研药和仿制药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需要相关制度予以平衡。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新专利法施行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药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探索,扎实推进药品专利保护各项工作,依法严格保护药品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021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办法》,实现仿制药上市审批与创新药专利有效性审核的相互链接。据介绍,两年来,共有25家原研药企作为请求人对42家仿制药企业提出请求,其中抗肿瘤药物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涉及的案件数量最多。已审结的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约为166天,最短结案周期为35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