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张晨 2021年10月21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同年10月23日,因医治无效,年仅45岁的他离开了人世。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云南省委分别追授鲍卫忠同志“全国模范法官”和“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报告团成员以朴实的语言,追忆鲍卫忠同志镌刻着忠诚与奋斗的24年法官生涯。他走遍佤山村村寨寨,每一次办案、每一次帮扶、每一次回访,都蕴含着司法为民的热忱。 便利贴里藏着局长办案“密码”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 “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这是鲍卫忠—— 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佤族共产党员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沧源县法院院长吕丹印象里,鲍卫忠踏实可信:“我们初次见面时,他的工作汇报数据翔实、条理清晰,执行指标了如指掌,案件进展、民俗风情说得明明白白。” 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据同事们回忆,鲍卫忠在执行岗位上的9年,把一次次村村寨寨里的执行,变成一堂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 这是怎么做到的?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李昱曾经向鲍卫忠请教,得到的答案是:走着、听着、看着、写着。 “这算什么诀窍啊?我不甘心,平常也留心了起来,努力寻找着这个边疆老执行的办案‘密码’。”李昱说。 在鲍卫忠办公室文件柜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还有一些旁人看不懂的符号标记。 熟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李昱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 “这是鲍局长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多晚、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有诉即接、有信必复,让当事人第一时间知道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李昱恍然大悟道:“难怪鲍局长办案这么有底气,原来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在这里啊!这些都是靠他一步一步走来的、一字一句听来的、一点一滴积累的,小小便利贴,藏着大天地!” “人心换人心”磨掉“钉子案” 执行工作中,有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因艾嘎一时想不通,态度很强硬,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难度很大。鲍卫忠主动承办了这个案件。 “艾嘎脾气火爆,我们刚去了解情况,他就愤愤地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不欢迎你们!’说完就把门一摔。第一次去,我们就吃了个闭门羹。”李昱说。 “第二次去,情况更危险。”李昱回忆道:“艾嘎喊来了10多位亲朋好友把我们围住。一向温和的鲍局长毫不畏惧冲到艾嘎面前,用佤语喊道,‘难道你忘了我们佤族世代相传的族训吗?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人群渐渐散去,可这次,我们还是连艾嘎家门都没能进。” 回城的路上,李昱有些气馁。鲍卫忠给她打气:“执行难,难在打开人的心结。这个案子不大,但处理不当,会影响民族团结,我们再用心一点,再耐心一些,一定能找到打开艾嘎心结的办法。” 不久,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李昱接到鲍卫忠的电话:“小李,走,带你过年去。” “鲍局长带着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来到艾嘎家,一开门,局长说:我们来跟你过年了!”李昱描述道,艾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鲍卫忠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祝你年年大丰收!”说着按照佤族的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 “看到鲍局长的真心实意,艾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话匣子也打开了。局长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最终,傣族村民们和艾嘎之间的心结完全打开,两族兄弟重归于好,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李昱说。 佤山的赤子把忠诚写在边疆 2016年3月,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执行局的带头人,鲍卫忠更忙了。 领导和同事对他有一句一致的评价:“从没听他喊过苦、叫过累。”只要当事人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虽然辛苦,但却值得!”鲍卫忠说。 2021年8月,一名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间有了音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小黑江水汹涌翻腾,经过5个小时跋涉,终于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 同事们原以为鲍卫忠会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没承想他却再次对被执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说:“咱们都是佤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渐渐地,现场气氛缓和了下来,被执行人也主动说起家里的难处,诚恳地表示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 吕丹感叹道:“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 “我和鲍卫忠都是佤族,平时,我习惯叫他的佤名‘尼茸’。”鲍卫忠妻子周红讲起丈夫,“几年来,尼茸常年起早贪黑地加班工作,长年累月地下乡、出差。尼茸走了,家空了。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噩梦,一觉醒来尼茸依然还在,哪怕他经常加班、出差,只要活着就好。” “尼茸在医院抢救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我每天都会接到当事人问候的电话,表达着对尼茸的敬意、感激和怀念,我更加理解了尼茸工作的意义,他每办结一个案子,社会就多一份稳定,生活就添一份祥和。”周红说。 鲍卫忠走了,却又似乎从未离开,家人们还是会念起他的一颦一笑、同事们还是会提起他的敬业执着、当事人还是会想到他的公正司法。他是佤山的赤子,用自己的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在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中传递着司法的温暖。 本报北京6月15日讯
|
|
行行重行行 佤山写忠诚
|
追记云南沧源县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鲍卫忠
|
|
|
( 2023-06-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张晨 2021年10月21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同年10月23日,因医治无效,年仅45岁的他离开了人世。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云南省委分别追授鲍卫忠同志“全国模范法官”和“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报告团成员以朴实的语言,追忆鲍卫忠同志镌刻着忠诚与奋斗的24年法官生涯。他走遍佤山村村寨寨,每一次办案、每一次帮扶、每一次回访,都蕴含着司法为民的热忱。 便利贴里藏着局长办案“密码”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 “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这是鲍卫忠—— 一位有着15年党龄的佤族共产党员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沧源县法院院长吕丹印象里,鲍卫忠踏实可信:“我们初次见面时,他的工作汇报数据翔实、条理清晰,执行指标了如指掌,案件进展、民俗风情说得明明白白。” 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据同事们回忆,鲍卫忠在执行岗位上的9年,把一次次村村寨寨里的执行,变成一堂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 这是怎么做到的?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李昱曾经向鲍卫忠请教,得到的答案是:走着、听着、看着、写着。 “这算什么诀窍啊?我不甘心,平常也留心了起来,努力寻找着这个边疆老执行的办案‘密码’。”李昱说。 在鲍卫忠办公室文件柜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还有一些旁人看不懂的符号标记。 熟悉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李昱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 “这是鲍局长每次下乡办案回来的固定动作,不管多晚、多累,也要把这事儿先做完、把该打的电话打完,有诉即接、有信必复,让当事人第一时间知道案件进展和执行情况。”李昱恍然大悟道:“难怪鲍局长办案这么有底气,原来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在这里啊!这些都是靠他一步一步走来的、一字一句听来的、一点一滴积累的,小小便利贴,藏着大天地!” “人心换人心”磨掉“钉子案” 执行工作中,有一起发生在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因艾嘎一时想不通,态度很强硬,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难度很大。鲍卫忠主动承办了这个案件。 “艾嘎脾气火爆,我们刚去了解情况,他就愤愤地说:‘你们来干什么?我不欢迎你们!’说完就把门一摔。第一次去,我们就吃了个闭门羹。”李昱说。 “第二次去,情况更危险。”李昱回忆道:“艾嘎喊来了10多位亲朋好友把我们围住。一向温和的鲍局长毫不畏惧冲到艾嘎面前,用佤语喊道,‘难道你忘了我们佤族世代相传的族训吗?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人群渐渐散去,可这次,我们还是连艾嘎家门都没能进。” 回城的路上,李昱有些气馁。鲍卫忠给她打气:“执行难,难在打开人的心结。这个案子不大,但处理不当,会影响民族团结,我们再用心一点,再耐心一些,一定能找到打开艾嘎心结的办法。” 不久,佤族新年“新米节”到了。李昱接到鲍卫忠的电话:“小李,走,带你过年去。” “鲍局长带着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来到艾嘎家,一开门,局长说:我们来跟你过年了!”李昱描述道,艾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鲍卫忠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祝你年年大丰收!”说着按照佤族的过年风俗把金黄的稻穗挂到了门上,把新米拿到了厨房,接着和艾嘎拉起了家常。 “看到鲍局长的真心实意,艾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话匣子也打开了。局长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最终,傣族村民们和艾嘎之间的心结完全打开,两族兄弟重归于好,这起长达8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李昱说。 佤山的赤子把忠诚写在边疆 2016年3月,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执行局的带头人,鲍卫忠更忙了。 领导和同事对他有一句一致的评价:“从没听他喊过苦、叫过累。”只要当事人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虽然辛苦,但却值得!”鲍卫忠说。 2021年8月,一名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间有了音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小黑江水汹涌翻腾,经过5个小时跋涉,终于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 同事们原以为鲍卫忠会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没承想他却再次对被执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说:“咱们都是佤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我们可以一起想。”渐渐地,现场气氛缓和了下来,被执行人也主动说起家里的难处,诚恳地表示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 吕丹感叹道:“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 “我和鲍卫忠都是佤族,平时,我习惯叫他的佤名‘尼茸’。”鲍卫忠妻子周红讲起丈夫,“几年来,尼茸常年起早贪黑地加班工作,长年累月地下乡、出差。尼茸走了,家空了。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噩梦,一觉醒来尼茸依然还在,哪怕他经常加班、出差,只要活着就好。” “尼茸在医院抢救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我每天都会接到当事人问候的电话,表达着对尼茸的敬意、感激和怀念,我更加理解了尼茸工作的意义,他每办结一个案子,社会就多一份稳定,生活就添一份祥和。”周红说。 鲍卫忠走了,却又似乎从未离开,家人们还是会念起他的一颦一笑、同事们还是会提起他的敬业执着、当事人还是会想到他的公正司法。他是佤山的赤子,用自己的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在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中传递着司法的温暖。 本报北京6月15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