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律师
|
|
□ 本报记者 王 莹 □ 本报通讯员 王家怿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具体到我们村,就是要依法依规做好土地流转……”今年全国两会刚结束,福建各地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就忙着进村入户宣讲,把国家利民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近年来,福建省律师协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基层高效治理,用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 当好群众身边法律管家 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福建省律师协会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引导广大律师结对挂钩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有效破解群众获取法律知识渠道不畅及寻求专业法律服务帮助贵和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坐落在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平均海拔900多米,自然条件优越,但交通相对闭塞。 2014年起,福建英合律师事务所郑少泽律师团队签约担任了军营村法律顾问,跟进服务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几年来,团队律师通过建设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室、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设置高山“议理堂”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多形式、常态化的普法服务,并协同莲花镇司法所、军营村“两委”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成为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法律管家”。 “我们还为军营村村貌改善、环境治理、平改坡和裸房整治、村‘两委’换届以及引进乡村旅游合作运营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郑少泽告诉《法治日报》记者。2021年初,军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据统计,2022年,福建省共有2432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10553个,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服务保障农村10871个、社区2441个,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凝聚矛盾调解专业力量 今年2月4日,一场涉及租赁合同及空调外机权属纠纷的调解在福州市公安局东街派出所进行。经过办案民警林家品、黄万宝和来自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的调解律师邱宇婷深入细致地释理说法,当事双方化解了矛盾,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自2021年与东街派出所共建“警律联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来,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累计选派近百人次律师驻所值班,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助力东街派出所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100%目标。 “警律联调”机制是福建律师创新推进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建省律师协会发挥法律服务第三方优势,不断延伸律师调解工作触角,推动在法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等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并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街道(社区)等基层治理单位协作配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主动服务城乡基层群众。 福建九越律师事务所律师颜木海是全省最早一批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律师,他在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自费设立“颜木海调解工作室”,近年来无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500余件,涉及基层群众上千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福建省有3359名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处理案件4390件,人民法院律师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4438件,律师协会调解中心和律师事务所设立的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1169件,将大量问题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和诉讼前端。 筑牢公平正义坚实屏障 “多亏各位律师帮忙追回欠款,谢谢。”近日,陈必春等人拿到了被拖欠的120余万元工资。他们来到福建凡圃律师事务所,向陈婵娟、陈洁两位律师道谢。 2020年11月起,陈必春等22名农民工陆续参加福建某公司承建的古民居修复修缮工程施工,却一直没有领到工资。多次讨要未果后,陈必春等人集体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陈婵娟、陈洁接受指派,全程做好22名农民工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代理工作。经过全面细致的庭前调查、证据收集和有理有据的庭审辩论,法援律师代理提出的全部申请都获得仲裁庭支持,帮陈必春等人全额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为筑牢公平正义的坚实屏障,福建省律师协会主动作为,持续加强各级法援律师库建设,组织律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2年,福建律师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3036件,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43332件。

|
福建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优质法律服务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
|
|
|
( 2023-04-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中国律师 |
|
□ 本报记者 王 莹 □ 本报通讯员 王家怿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具体到我们村,就是要依法依规做好土地流转……”今年全国两会刚结束,福建各地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就忙着进村入户宣讲,把国家利民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近年来,福建省律师协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基层高效治理,用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 当好群众身边法律管家 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福建省律师协会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引导广大律师结对挂钩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有效破解群众获取法律知识渠道不畅及寻求专业法律服务帮助贵和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坐落在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平均海拔900多米,自然条件优越,但交通相对闭塞。 2014年起,福建英合律师事务所郑少泽律师团队签约担任了军营村法律顾问,跟进服务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几年来,团队律师通过建设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室、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设置高山“议理堂”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多形式、常态化的普法服务,并协同莲花镇司法所、军营村“两委”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成为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法律管家”。 “我们还为军营村村貌改善、环境治理、平改坡和裸房整治、村‘两委’换届以及引进乡村旅游合作运营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郑少泽告诉《法治日报》记者。2021年初,军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据统计,2022年,福建省共有2432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10553个,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服务保障农村10871个、社区2441个,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凝聚矛盾调解专业力量 今年2月4日,一场涉及租赁合同及空调外机权属纠纷的调解在福州市公安局东街派出所进行。经过办案民警林家品、黄万宝和来自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的调解律师邱宇婷深入细致地释理说法,当事双方化解了矛盾,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自2021年与东街派出所共建“警律联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来,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累计选派近百人次律师驻所值班,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助力东街派出所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100%目标。 “警律联调”机制是福建律师创新推进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建省律师协会发挥法律服务第三方优势,不断延伸律师调解工作触角,推动在法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等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并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街道(社区)等基层治理单位协作配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主动服务城乡基层群众。 福建九越律师事务所律师颜木海是全省最早一批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律师,他在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自费设立“颜木海调解工作室”,近年来无偿调解各类民事纠纷500余件,涉及基层群众上千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福建省有3359名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处理案件4390件,人民法院律师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4438件,律师协会调解中心和律师事务所设立的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1169件,将大量问题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和诉讼前端。 筑牢公平正义坚实屏障 “多亏各位律师帮忙追回欠款,谢谢。”近日,陈必春等人拿到了被拖欠的120余万元工资。他们来到福建凡圃律师事务所,向陈婵娟、陈洁两位律师道谢。 2020年11月起,陈必春等22名农民工陆续参加福建某公司承建的古民居修复修缮工程施工,却一直没有领到工资。多次讨要未果后,陈必春等人集体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陈婵娟、陈洁接受指派,全程做好22名农民工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代理工作。经过全面细致的庭前调查、证据收集和有理有据的庭审辩论,法援律师代理提出的全部申请都获得仲裁庭支持,帮陈必春等人全额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为筑牢公平正义的坚实屏障,福建省律师协会主动作为,持续加强各级法援律师库建设,组织律师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2年,福建律师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3036件,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43332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