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4/13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山西拿下600件涉党政机关执行“骨头案”
· “上报的线索起作用了”
· 将道德失范与法律惩戒挂钩规范配娱行业

“上报的线索起作用了”
嘉兴南湖检察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

( 2023-04-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杨晓伟

  “上报的线索起作用了,耕地上堆放的垃圾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恢复了本来面貌。”民建嘉兴财经基层二支部主委董少杰前不久得知上报的问题解决后,欣喜地说道。
  作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检察院“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一名志愿者,董少杰在组织民建会员的支部活动中,发现辖区某路段附近耕地的保护监管存在疏漏,耕地上堆放大量建筑垃圾、塑料农膜等固体废弃物,不仅破坏环境,还可能破坏耕地,于是通过检察云平台将线索报告给南湖区检察院。
  2月17日,在董少杰指引下,南湖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朱轶群带队到涉案地点,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固体废物占用的耕地为永久基本农田,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南湖区检察院遂向当地街道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及时清理堆积物,并恢复种植条件。
  “案件的成功办理,离不开平台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他们是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情报员’‘技术员’‘监督员’。”朱轶群介绍,南湖区检察院“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立以来,志愿者人数已增加至50人,其中12名专业工作者被聘为平台咨询专家。检察院通过引导志愿者发挥所长,邀请参与检察听证、实地勘查、“回头看”等办案环节,激发志愿者参与公益保护的热情,凝聚公益保护合力,进一步释放“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应用效能。去年以来,南湖区检察院“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共收到志愿者报送各类公益诉讼线索20条,其中成案6件。
  “碉堡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必须守护好。”2月17日,浙江省劳动模范张红燕与检察官再次来到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香花坝桥碉堡现场,查看这一抗战文物的修缮维护情况,参与案件整改成效评价验收。从发现碉堡倾斜到提供线索,再到参加公益诉讼检察公开听证会,进而到如今的“回头看”,都可见张红燕作为志愿者活跃的身影。
  在志愿者中,还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网友反映辖区加拿大一枝黄花泛滥,对环境造成影响。”南湖区人大代表、东栅街道新南社区党委书记陈丽芳刚成为志愿者不久,就向检察院提供线索,成功推动辖区镇、街道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专项清理行动。
  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为支点,南湖区检察院与人大、政协的协同配合不断深化。在检察公益诉讼志愿者、南湖区政协委员朱玲燕负责的委员工作室,检察院与政协联合打造志愿者线下履职工作平台“益之家”,搭建起检察官与政协委员线下常态化交流协作的桥梁,“双向奔赴”共同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纵深发展。
  “在这里,委员和检察官之间,还有委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既方便我们进一步了解检察工作,又能让大家及时了解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推动解决公益保护问题,让‘民声’有效变现。”朱玲燕说道。
  “政协正研究、考虑将委员志愿者参与检察公益诉讼的情况,作为对委员履职评议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以进一步促进民主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同频共振。”南湖区政协常委、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静说。
  此外,依托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检察院与人大、政协在公益保护上也已形成良性互动。去年,南湖区检察院结合办理的违规领取新能源汽车补贴、农机补贴公益诉讼案件,积极为政协委员提供相关选题和素材,并以成为提案主办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医保、社保、税收等其他领域政策性补贴发放的检察监督,保护国有财产安全,实现了公益诉讼检察与政协监督工作的双赢共赢。
  “在公益保护上,大家的目标一致,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培养志愿者对公益诉讼的热爱,激发志愿者参与公益诉讼的办案热情上,责无旁贷。”南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利君说,检察院下一步将积极与人大、政协等沟通,借力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民生议事堂等平台,不断扩大延伸公益保护宣传协作的线下阵地,进一步深化联动监督机制,让更多的人加入“公益诉讼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