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刘井泉
全国两会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员”,公安机关该如何夯实平安这一发展根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招出实效? 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广泛动员千名以上民警联系千家以上企业,全面建立“千警联千企”护航警官机制,制定出台安企护企惠企十五条措施,用“打击力度、保障精度、服务温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千警联千企’是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这一措施我们将安企、护企、惠企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里。”东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戚思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公安机关保驾护航的履职清单。 今年3月,利津县陈庄镇某化工企业遭遇合同诈骗,被骗资金200余万元,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利津县公安局组织刑侦、经侦、派出所民警组成专班,辗转北京、江苏、黑龙江三省市,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邱某,追回被骗资金230余万元。 为了让企业安心经营,东营公安以“云端”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和串通招投标等破坏市场秩序犯罪。2022年以来,先后破获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损害商业信誉、合同诈骗等侵害企业权益案件57起,为企业挽回损失9000余万元;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东营公安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打欺行霸市、强迫交易、暴力讨债、敲诈勒索、恶意阻工、寻衅滋事等黑恶犯罪。去年以来,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团伙1个,移诉57人。全面实施“警灯闪烁”工程,每天2160名警力、720台次警车驻守街面、执勤巡逻,开展“红袖标”“平安守护”行动,做到“面上严控、线上严查、点上严防”。2022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8%,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安全感。 “一企一警”定制服务 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达到1700万吨。随着企业发展,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接踵而至。快速有效解决纠纷,成为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特点,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公安分局史口派出所联合镇司法、综治等部门在园区内组建驻企调解室,对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由“护航警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让小矛盾不出厂区就能快速解决,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一企一警”“一项目一警”,根据企业所需提供定制化服务。“护航警官”深入企业走访问需,为企业分忧解困,把服务企业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警员+网格员+矛调员+N”市域社会治理优势,建立矛盾纠纷警企联调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对流动人口聚集的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行“乡情警务”,从流动人口中挑选素质高、有威望、协调组织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矛调员,协助开展涉企矛盾纠纷调处。 针对企业保安力量配备不均衡、治安防范各自为战的情况,东营公安在工业园区实行“企业联防”机制,将保安力量化零为整,在民警指导下,开展巡逻防护。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进行警情态势预测、可疑车辆筛查等分析研判,实现了风险感知在线,预警处置上云,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搭建警企“连心桥” 今年2月,东营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负责人电话联系金水派出所,工厂内几十名外来务工人员急需办理居住证,为不影响企业生产,金水派出所“全科警长”石小莉立即赶到工厂现场收集资料,最大程度简化办理流程,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外来务工人员全部拿到了证件。 “全科警长”进企业,上门服务全办结。东营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全科警长”“三进服务”,主动为企业员工登记办理批量办理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车驾管等业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把惠企服务送到企业。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东营市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无证明公安机关”创建活动,坚决清理“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用证明”,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同时,开辟人才落户点对点服务“快速通道”,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城镇落户政策,在各派出所设立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服务“警务帮办”专岗,实现落户“一窗受理、全程服务、快速办结”,提升人才落户服务质效。优化外商服务,在全市出入境部门落实“7×24小时”服务机制,对需出入境开展紧急商务活动的外贸企业、涉外企业提供预约办证、精简材料、容缺受理、加急办理。 “护航警官”搭建起警企“连心桥”。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机关共为企业开辟“惠企绿色通道”20余处,主动开展“上门办”“加急办”“延时办”2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60余件。
|
加大打击力度 注重保障精度 提升服务温度
|
东营“千警联千企”将安企护企惠企落到实处
|
|
|
|
( 2023-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本报通讯员 刘井泉
全国两会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员”,公安机关该如何夯实平安这一发展根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招出实效? 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广泛动员千名以上民警联系千家以上企业,全面建立“千警联千企”护航警官机制,制定出台安企护企惠企十五条措施,用“打击力度、保障精度、服务温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千警联千企’是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这一措施我们将安企、护企、惠企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里。”东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戚思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公安机关保驾护航的履职清单。 今年3月,利津县陈庄镇某化工企业遭遇合同诈骗,被骗资金200余万元,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利津县公安局组织刑侦、经侦、派出所民警组成专班,辗转北京、江苏、黑龙江三省市,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邱某,追回被骗资金230余万元。 为了让企业安心经营,东营公安以“云端”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和串通招投标等破坏市场秩序犯罪。2022年以来,先后破获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损害商业信誉、合同诈骗等侵害企业权益案件57起,为企业挽回损失9000余万元;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东营公安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打欺行霸市、强迫交易、暴力讨债、敲诈勒索、恶意阻工、寻衅滋事等黑恶犯罪。去年以来,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团伙1个,移诉57人。全面实施“警灯闪烁”工程,每天2160名警力、720台次警车驻守街面、执勤巡逻,开展“红袖标”“平安守护”行动,做到“面上严控、线上严查、点上严防”。2022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8%,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安全感。 “一企一警”定制服务 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达到1700万吨。随着企业发展,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接踵而至。快速有效解决纠纷,成为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特点,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公安分局史口派出所联合镇司法、综治等部门在园区内组建驻企调解室,对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由“护航警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让小矛盾不出厂区就能快速解决,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一企一警”“一项目一警”,根据企业所需提供定制化服务。“护航警官”深入企业走访问需,为企业分忧解困,把服务企业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警员+网格员+矛调员+N”市域社会治理优势,建立矛盾纠纷警企联调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对流动人口聚集的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行“乡情警务”,从流动人口中挑选素质高、有威望、协调组织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矛调员,协助开展涉企矛盾纠纷调处。 针对企业保安力量配备不均衡、治安防范各自为战的情况,东营公安在工业园区实行“企业联防”机制,将保安力量化零为整,在民警指导下,开展巡逻防护。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进行警情态势预测、可疑车辆筛查等分析研判,实现了风险感知在线,预警处置上云,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搭建警企“连心桥” 今年2月,东营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负责人电话联系金水派出所,工厂内几十名外来务工人员急需办理居住证,为不影响企业生产,金水派出所“全科警长”石小莉立即赶到工厂现场收集资料,最大程度简化办理流程,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外来务工人员全部拿到了证件。 “全科警长”进企业,上门服务全办结。东营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全科警长”“三进服务”,主动为企业员工登记办理批量办理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车驾管等业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把惠企服务送到企业。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东营市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无证明公安机关”创建活动,坚决清理“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用证明”,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同时,开辟人才落户点对点服务“快速通道”,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城镇落户政策,在各派出所设立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服务“警务帮办”专岗,实现落户“一窗受理、全程服务、快速办结”,提升人才落户服务质效。优化外商服务,在全市出入境部门落实“7×24小时”服务机制,对需出入境开展紧急商务活动的外贸企业、涉外企业提供预约办证、精简材料、容缺受理、加急办理。 “护航警官”搭建起警企“连心桥”。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机关共为企业开辟“惠企绿色通道”20余处,主动开展“上门办”“加急办”“延时办”2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60余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