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和力量
· 高校毕业生要心怀“国之大者”
· 让巾帼力量尽显芳华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以高水平履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添砖加瓦
· 去年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9.4万人
· “市长审案”为法治政府建设“加油”

马怀德委员在“委员通道”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
高校毕业生要心怀“国之大者”

( 2023-03-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图为本报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提问。 本报记者 王建军 摄
  本报北京3月7日讯 记者蒲晓磊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回答《法治日报》记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时说,毕业生要守初心、担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的奋斗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备受关注。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校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也觉得自己的任务会更重。”马怀德说。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搭建了很多供需对接平台,社会各界热心相助,释放了很多就业岗位。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中国政法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发挥所长,实现价值。其中有3300多人响应号召到西部、到边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马怀德说,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大学生中有很多,近年来,我国很多新时代青年怀揣“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的理想信念,服务基层,奉献国家。
  马怀德认为,高校毕业生要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在找工作时要怀有一颗平实之心,结合自身情况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从最基本的工作、最基础的环境做起,这是职业道路的起点,可以为今后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就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起点上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将收获长期受用的宝贵财富。
  “中国政法大学致公楼有一块牌匾,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警醒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做有志之士,勇于担负重任。”马怀德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