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邓 君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狄春玉 陈鑫鑫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以“专于制造、精于制造、强于制造”立足,并成为全国首个万亿工业强区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近年来在“筑巢引凤”“固巢养凤”方面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径。 顺德从2009年大部制改革后就开始探索推进“放管服”改革,近年来更是以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执法体系改革,传递行政执法的精度、温度、力度……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2022年,顺德荣获广东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称号,2023年,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今年,顺德提出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目标,让法治政府建设成果持续护航“最适合制造业企业发展土壤”的培育。 深化放管服激发市场活力 竞得土地的当天就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交地当天现场打桩动工……去年,博京特种空调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在顺德实现了“摘牌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企业家为项目进展之快而感到兴奋,更感慨于政府办事效率之高。 在顺德,法治政府建设正持续释放红利,“企业开办半天办结”等模式不断涌现,“拿地即开工”走向常态化,政务服务事项“秒批秒办”等创新举措日渐增多,一系列便民措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陆续推出。 “企业投资最怕等,顺德高效率的审批和专业化服务,让我们感受到本地营商环境的优越性。”佛山市银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国栋说,公司项目从洽谈至落地不到3个月。 “拿地即开工”的难点在审批环节。为此,顺德构建起“标准地+审批代办+分阶段施工许可+容缺审批”全链条标准流程,让企业“等地期”变预审期,让部门“接力跑”变“并排跑”,实现施工许可证的快速办理。去年已有26个工业项目及两个商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开办企业便利与否,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衔接不畅,审批环节多、来回跑等问题,近年来,顺德聚焦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不断创新举措务求企业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便捷方式进入市场。 顺德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1210”改革(“12”是指12项企业开办新举措,“1”是指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办好”“领照即开业”,“0”是指开办企业“零成本”),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一件事”0.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办结,为27834家新设立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节省企业经营成本超1892万元。 去年以来,“1210”改革再度升级,顺德选取部分政银合作网点作为试点,探索将“企业开办”便民惠企服务延伸到“家门口办”,通过配置工作人员和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机,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等方式,让企业就近在银行网点可一站式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打印营业执照、领取印章等全部业务。 以刚柔并济提升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的试金石。近年来,顺德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创新执法方式,释放柔性执法善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让执法既有精度、力度又有温度。 “我公司出现项目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对此深感愧疚,并诚恳接受和严格执行相关环保行政处罚决定。”2022年11月1日,顺德一家塑料制品生产公司通过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出公开道歉,并作出守法承诺。 原来,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法部门拟对其处以36万元罚款。按照行政处罚法的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执法部门要求企业进行整改。企业在停止违法行为后发表了公开道歉信。依据环保违法案件适用“致歉减罚”制度以及有关裁量权规定,执法部门决定将处罚金额从36万元减至20万元。 经办执法人员介绍,实施行政处罚的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并通过这样的法律活动来诫勉违法行为人之外的其他人不要以身试法。通过刚性手段与柔性手段并用,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目前,顺德生态环境系统已全面推广公开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据统计,2022年全区通过公开道歉从轻处罚企业138家,共计减免罚款1059.89万元,根据省、市自由裁量以及包容审慎相关规定,对39宗案件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多元解纷促企业安心发展 2022年3月8日,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4宗专利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原告是顺德一家拥有专利近百件的家电企业,被告方涉及制造商、经销商等5家区内外企业。经过17天高效调解,该起索赔50万元、被告涉及5家企业的专利纠纷得以化解。据悉,为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近年来,顺德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全市首个调解与公证对接工作室、出台全省首份指导文件落实“5+N”庭所共建、全国首创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等,为解决群众烦忧、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出建设性力量。 据了解,顺德区每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占全市近30%,工作人员办案压力大。为破解这一难题,顺德大力培育专业调解组织,以北滘为试点,向松高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购买服务,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提供免费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目前,北滘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配备20多名专职调解员,通过建立重大集体案件应急调处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预警通报制度等制度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确保对劳动争议案件提前介入,实现快速处置。 该中心自2015年成立至今,累计调解案件8499件,成功7698件,成功率91.2%,为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还因工作突出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通报表彰。
记者手记 “啥保障都不如法治保障。”这是一位扎根顺德多年的民营企业家曾先生的口头禅,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不用走后门,“企业开办,半天办结”;无需拉关系,“拿地即开工”;不用托人情,纠纷是非有尺量……这当然会让企业在顺德发展顺心、舒心。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的改革并没有止步,继续以用户思维深化改革,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成熟一项推出一项,释放更多的红利直达企业,助推顺德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让“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之梦照进现实。
|
|
“啥保障都不如法治保障”
|
解码万亿工业强区顺德的发展路径
|
|
|
( 2023-02-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图为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帮办专区工作人员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
|
□ 本报记者 邓 君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狄春玉 陈鑫鑫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以“专于制造、精于制造、强于制造”立足,并成为全国首个万亿工业强区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近年来在“筑巢引凤”“固巢养凤”方面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径。 顺德从2009年大部制改革后就开始探索推进“放管服”改革,近年来更是以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执法体系改革,传递行政执法的精度、温度、力度……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2022年,顺德荣获广东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称号,2023年,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今年,顺德提出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目标,让法治政府建设成果持续护航“最适合制造业企业发展土壤”的培育。 深化放管服激发市场活力 竞得土地的当天就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交地当天现场打桩动工……去年,博京特种空调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在顺德实现了“摘牌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企业家为项目进展之快而感到兴奋,更感慨于政府办事效率之高。 在顺德,法治政府建设正持续释放红利,“企业开办半天办结”等模式不断涌现,“拿地即开工”走向常态化,政务服务事项“秒批秒办”等创新举措日渐增多,一系列便民措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陆续推出。 “企业投资最怕等,顺德高效率的审批和专业化服务,让我们感受到本地营商环境的优越性。”佛山市银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国栋说,公司项目从洽谈至落地不到3个月。 “拿地即开工”的难点在审批环节。为此,顺德构建起“标准地+审批代办+分阶段施工许可+容缺审批”全链条标准流程,让企业“等地期”变预审期,让部门“接力跑”变“并排跑”,实现施工许可证的快速办理。去年已有26个工业项目及两个商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开办企业便利与否,是衡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衔接不畅,审批环节多、来回跑等问题,近年来,顺德聚焦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不断创新举措务求企业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便捷方式进入市场。 顺德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1210”改革(“12”是指12项企业开办新举措,“1”是指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办好”“领照即开业”,“0”是指开办企业“零成本”),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一件事”0.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办结,为27834家新设立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节省企业经营成本超1892万元。 去年以来,“1210”改革再度升级,顺德选取部分政银合作网点作为试点,探索将“企业开办”便民惠企服务延伸到“家门口办”,通过配置工作人员和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机,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等方式,让企业就近在银行网点可一站式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打印营业执照、领取印章等全部业务。 以刚柔并济提升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的试金石。近年来,顺德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创新执法方式,释放柔性执法善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让执法既有精度、力度又有温度。 “我公司出现项目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对此深感愧疚,并诚恳接受和严格执行相关环保行政处罚决定。”2022年11月1日,顺德一家塑料制品生产公司通过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出公开道歉,并作出守法承诺。 原来,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法部门拟对其处以36万元罚款。按照行政处罚法的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执法部门要求企业进行整改。企业在停止违法行为后发表了公开道歉信。依据环保违法案件适用“致歉减罚”制度以及有关裁量权规定,执法部门决定将处罚金额从36万元减至20万元。 经办执法人员介绍,实施行政处罚的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教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并通过这样的法律活动来诫勉违法行为人之外的其他人不要以身试法。通过刚性手段与柔性手段并用,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目前,顺德生态环境系统已全面推广公开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据统计,2022年全区通过公开道歉从轻处罚企业138家,共计减免罚款1059.89万元,根据省、市自由裁量以及包容审慎相关规定,对39宗案件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多元解纷促企业安心发展 2022年3月8日,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4宗专利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原告是顺德一家拥有专利近百件的家电企业,被告方涉及制造商、经销商等5家区内外企业。经过17天高效调解,该起索赔50万元、被告涉及5家企业的专利纠纷得以化解。据悉,为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顺德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近年来,顺德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全市首个调解与公证对接工作室、出台全省首份指导文件落实“5+N”庭所共建、全国首创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等,为解决群众烦忧、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出建设性力量。 据了解,顺德区每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占全市近30%,工作人员办案压力大。为破解这一难题,顺德大力培育专业调解组织,以北滘为试点,向松高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购买服务,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提供免费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目前,北滘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配备20多名专职调解员,通过建立重大集体案件应急调处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预警通报制度等制度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确保对劳动争议案件提前介入,实现快速处置。 该中心自2015年成立至今,累计调解案件8499件,成功7698件,成功率91.2%,为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还因工作突出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通报表彰。
记者手记 “啥保障都不如法治保障。”这是一位扎根顺德多年的民营企业家曾先生的口头禅,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不用走后门,“企业开办,半天办结”;无需拉关系,“拿地即开工”;不用托人情,纠纷是非有尺量……这当然会让企业在顺德发展顺心、舒心。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的改革并没有止步,继续以用户思维深化改革,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成熟一项推出一项,释放更多的红利直达企业,助推顺德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让“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之梦照进现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