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路走来皆风景
· 大树下的小黄车
· 二八加重自行车
·
· 小虎相亲
· 一滴水
· 不眠的街巷
· 苏武祠

苏武祠

( 2023-02-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解黎晴

  徘徊在小陬溪溪口峭壁上高耸的苏武祠庭院,瞭望河东香火缭绕的汉宫庙,令人油然而生缅怀苏武的绵绵情思。
  小陬溪又名小苏溪,与汉武帝重臣苏武有着十分密切的缘分。
  传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初夏,武陵连降暴雨,沅澧流域洪水泛滥,流民逃荒络绎不绝。灾情传到朝廷,六旬高龄的中郎将苏武奏请赈灾,昭帝准奏。苏武一行日夜兼程南下,不日到达灾区,旋即昼夜巡查、抗洪、赈济。无奈霪雨不歇,洞庭湖水猛涨,沅江支流白洋河水域山洪暴发,尤以小陬溪灾情特别严重,沿溪两岸垮塌不断,田地房屋、乡人牲畜压埋无数,幸免于难的灾民走投无路。
  这是苏武第二次来到小陬溪。那年,苏武随汉武帝出征剿灭南越国后,班师返程驻跸小陬溪。小陬溪风光秀丽,山民燃起篝火,载歌载舞,用美酒佳馔款待大汉皇帝一行。苏武闻报小陬溪灾情严重,心急如焚,待救灾事宜统筹完毕,冒雨率随员亲往,目睹崩山淹谷、遍地疮痍的惨象,顿时老泪纵横,立即组织人员搭建一座座屋舍,放粮、寻医,安民。接着又组织灾民重建家园,在光山秃岭栽种树苗,在沿溪的冲积洲上开垦良田,在新拓的屋场上修建住房,在山峪溪流筑起塘坝……不久,苏武回京复命,闻讯赶来的父老乡亲饯行欢送,土酒飘香,热泪挥洒,依依不舍,随后便将送别苏武之地取名叫“送将岭”。
  元康四年(前62年)金秋,朝廷为表彰苏武忠贞不贰的节操,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苏武再度视察荆楚,于重阳节这天重访阔别15年的小陬溪。眼见农舍井然,树荫溪岸,稻黄棉白,一派丰收景象。山民们激动地簇拥着苏武,捧上甘甜的美酒,高歌狂舞,欢度与恩人重聚的时光。翌年,苏武染病在床,以八十余岁的高龄逝世,举国哀祭,国葬长安。小陬溪百姓惊闻噩耗,悲痛万分,深切悼念这位于国有大功、于民有大德、于小陬溪有大恩的汉室忠臣。经3年筹建,于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在小陬溪兴建了富丽堂皇的苏武祠和汉宫庙,以表达到对苏武和汉朝的崇敬之情和忠诚之意。在苏武忌日,小陬溪百姓举行了隆重祭祀苏武的庙会,并在这次庙会上郑重宣布,将小陬溪改名为小苏溪。
  因为这条闻名遐迩的小苏溪,也因为小苏溪水运便利,待到明清,这里便成为通往湘西的重镇。从街头坪沿小苏溪而下至苏武庙(1955年改建为粮店)全长6公里。四周分布着“一天门”“送将垭”“禁碑垭”“放马峪”“跑马岭”等,民间旧有“苏市小南京”之说。1974年园田化建设时,开挖至表土下70厘米的土层中多处发现墙脚条石、天井石、石臼、垫柱磉蹾、碎瓦渣等物,瓦为灰陶,为绳纹筒瓦、无纹平瓦。1995年被列为第一批桃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桃源县志》(清光绪版)引明崇祯年间任桃源县教谕的广西临桂人徐谦所写《桃源纪游》载:“苏溪两岸,晨炊烟合,万瓦鳞次,亦一雄市也。上有苏武祠,相传昔曾至此,因悟‘俯观江汉流’之句。子卿实经南游,故有斯吟,原非塞北语也,足释前之疑也。”不过,苏溪之市,在岁月的波涛间逐渐被黄甲铺所取代。我来凭吊之时,苏市盛况的痕迹已随初冬的冷风一阵阵掠过田野的苍茫,只有隐约的犬吠伴着淡蓝的炊烟飘荡……
  从县志简略的记述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来猜测,是兵乱的祸害、战火的毁灭,还是洪魔的肆虐、疾病的扫荡?苏市湮没的年代已无从考证,苏市仿佛一盏走失远方的灯火,只在波涛翻滚的历史烟云上忽明忽暗地闪烁。
  苏市斑驳的容颜久远的密封在厚重的尘埃里,废墟下偶尔的一声轻叹和哭泣,令人陷入沉思和遐想。探访苏市,它的脆弱和宿命般的结局是命里注定的无奈。哪怕伸手千万遍的挽留,苏市也不可能从颓没的彼岸华丽转身。只有小苏溪口的苏武祠和汉宫庙,虽经几度兴废,如今仍有香火缭绕,不时有如我一样的行者前来凭吊、怀念。两千多年过去,苏武的故事恰如小苏溪上的千古歌谣,依然在人们的歌声里吟唱,流传……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公安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