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法律服务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面对“海外入境”的全面放开,上海市临港公证处主任丁闻对即将到来的业务高峰作出了预判,并提前作好了业务规划和部署。 丁闻,1986年出生,不到四十岁的他已成为上海第二批合作制公证处的发起人之一,同时还兼任上海市公证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中方主任等职务。 他说,我们要对公证行业改革充满希望,勇于守正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新生态。 领跑新赛道 2021年,丁闻如愿进入合作制公证处的新赛道。 丁闻说,创新基因从工作之初就已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2011年,刚成为公证员的丁闻便参与了东方公证处的信息化建设,那时全国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尚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毫无经验可循。丁闻和团队人员一起一边学习计算机技术,一边在重构公证程序上寻求合规化突破,最终研发了线上申办平台、有奖活动平台、存证平台等线上公证产品。 不久后,丁闻赴北京参加全国公证研讨论坛,上台介绍公证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还参与了众多重大市政项目公证办理,参与第一次上海市经济适用房摇号排序和选房的公证办理,成为较早一批办理信托公证业务的公证员…… 合作制公证处的设立,让丁闻再次看到公证行业的无限可能。丁闻认为,严把公证质量、增强专业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合作制的核心要义,也是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新生态 丁闻认为公证员首先必须是法律人,只有在专业支撑下才能不断提升办证质量,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于是他努力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并获评公证员高级职称。 “公证具备预防法律纠纷的功能,因此公证员除了完成申请人的办证需求外,还要去思考案件背后的法情理,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也能在开拓创新的路上越走越宽。”丁闻说,从一名公证行业的传统操作员变为专业务实的法律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激发行业蓬勃发展的“鲶鱼效应”。 在发起组建合作制公证处时,丁闻不断强调团队的法律素养和专业背景,其中就有从律师行业回归公证行业的成员。疫情期间,临港公证处尽管困难重重,仍坚持对公证员和助理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法律思维,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他看来,专业立身也是整个公证行业转型发展、打造行业发展新生态的主要方向,作为上海市公证协会秘书长、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中方主任,他更是从专业法律人的角度去思考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 为此,他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作为责任编辑和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上海市公证办理业务手册》和《上海市公证办理申请指南》,助力上海市公证协会在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中获评4A级社会组织。 实现新价值 临港公证处挂牌首日,便有一名建筑工人前来求助。自老家来临港工作4年,这名工人从未去过上海主城区,最近委托姐姐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需要办理房产公证,却因离市区太远只能作罢,临港公证处的挂牌给他带来了便利。 丁闻说:“临港作为待开发的新片区,我原以为这里的公证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没想到民生需求依然如此迫切。” 为此,他们调整了相应的业态布局,突出传统民生类公证办理。一年多来,这里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当地居民。留学公证、遗嘱公证、房产公证、证据保全等业务应接不暇……丁闻曾经参与设计线上公证申报平台,如今他又引入“区块链”技术,大大提升公证办理效能。 而今,临港公证处在北外滩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了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公益实践基地,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还与上海消防总队对接,为全市消防指战员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及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提供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丁闻说,优秀的法律人需要一颗正义而又温暖的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必须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把改革红利分享给社会,追求更新的职业价值。
|
|
守正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行业新生态
|
上海市临港公证处主任丁闻的“创新基因”
|
|
|
( 2023-02-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公共法律服务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面对“海外入境”的全面放开,上海市临港公证处主任丁闻对即将到来的业务高峰作出了预判,并提前作好了业务规划和部署。 丁闻,1986年出生,不到四十岁的他已成为上海第二批合作制公证处的发起人之一,同时还兼任上海市公证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中方主任等职务。 他说,我们要对公证行业改革充满希望,勇于守正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新生态。 领跑新赛道 2021年,丁闻如愿进入合作制公证处的新赛道。 丁闻说,创新基因从工作之初就已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2011年,刚成为公证员的丁闻便参与了东方公证处的信息化建设,那时全国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尚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毫无经验可循。丁闻和团队人员一起一边学习计算机技术,一边在重构公证程序上寻求合规化突破,最终研发了线上申办平台、有奖活动平台、存证平台等线上公证产品。 不久后,丁闻赴北京参加全国公证研讨论坛,上台介绍公证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还参与了众多重大市政项目公证办理,参与第一次上海市经济适用房摇号排序和选房的公证办理,成为较早一批办理信托公证业务的公证员…… 合作制公证处的设立,让丁闻再次看到公证行业的无限可能。丁闻认为,严把公证质量、增强专业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合作制的核心要义,也是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新生态 丁闻认为公证员首先必须是法律人,只有在专业支撑下才能不断提升办证质量,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于是他努力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并获评公证员高级职称。 “公证具备预防法律纠纷的功能,因此公证员除了完成申请人的办证需求外,还要去思考案件背后的法情理,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也能在开拓创新的路上越走越宽。”丁闻说,从一名公证行业的传统操作员变为专业务实的法律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激发行业蓬勃发展的“鲶鱼效应”。 在发起组建合作制公证处时,丁闻不断强调团队的法律素养和专业背景,其中就有从律师行业回归公证行业的成员。疫情期间,临港公证处尽管困难重重,仍坚持对公证员和助理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法律思维,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他看来,专业立身也是整个公证行业转型发展、打造行业发展新生态的主要方向,作为上海市公证协会秘书长、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中方主任,他更是从专业法律人的角度去思考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 为此,他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作为责任编辑和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上海市公证办理业务手册》和《上海市公证办理申请指南》,助力上海市公证协会在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中获评4A级社会组织。 实现新价值 临港公证处挂牌首日,便有一名建筑工人前来求助。自老家来临港工作4年,这名工人从未去过上海主城区,最近委托姐姐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需要办理房产公证,却因离市区太远只能作罢,临港公证处的挂牌给他带来了便利。 丁闻说:“临港作为待开发的新片区,我原以为这里的公证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没想到民生需求依然如此迫切。” 为此,他们调整了相应的业态布局,突出传统民生类公证办理。一年多来,这里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当地居民。留学公证、遗嘱公证、房产公证、证据保全等业务应接不暇……丁闻曾经参与设计线上公证申报平台,如今他又引入“区块链”技术,大大提升公证办理效能。 而今,临港公证处在北外滩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了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公益实践基地,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还与上海消防总队对接,为全市消防指战员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及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提供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丁闻说,优秀的法律人需要一颗正义而又温暖的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必须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把改革红利分享给社会,追求更新的职业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