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在山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小确幸”。对临朐县的李女士来说,“小确幸”就是春节返乡期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警车、警灯和警察;对济南市市中区年逾八旬的邓爷爷来说,“小确幸”就是足不出户,法官上门帮助其完成了诉讼材料的整理、上传等网上立案流程;对青岛市市南区的刘先生来说,“小确幸”就是每天进出必经的巷子时,通过漫画、法律条文等感受“法治元素”…… 这些点滴“小确幸”,折射的是山东政法机关5年来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取得的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平安法治基石,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全省政法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不断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山东实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政法保障。”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猛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夯实平安法治基石 立案3963起,破案3746起,打掉团伙59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353名,追缴涉案资金28.8亿元,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743个,制发“三书一函”2253件,发送养老反诈短信超10亿人次……这组数据彰显山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取得的成效。2022年4月以来,山东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为守护最美“夕阳红”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 这是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的一个侧影。 5年来,山东政法机关履职担当,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平安底色、提供法治保障。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位居全国前列,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山东在平安中国建设考评中均居全国前列,全省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2022年再创历史新高。 法治山东建设蹄疾步稳,省委印发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制定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搭建起依法治省工作的“四梁八柱”。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扎实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民法典实施,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2020年,滨州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淄博行政复议标准化体系建设、济宁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2022年,青岛、枣庄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日照“五位一体”基层法治建设新平台、聊城“1+3”行政应诉工作模式、沂源县县镇(街道)村(社区)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贯通机制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项目。 全省政法机关主动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坚持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全链条发力,以法治力量护航黄河长久安澜,开展“三打”“三治”“三清”法治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均等,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整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社会治理精细精准 群众烦心事、忧心事能否得到及时回应与解决,直接影响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山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创新精细化精准化社会治理,在提升治理效能中赢得民心民意。 山东实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达标和品牌培育工程,省委政法委对第一批8个试点市实行重点联系帮包;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省、市、县、镇四级均成立综治中心;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横向联通有关部门,纵向实现省、市、县、镇、村、网格六级贯通。2022年7月28日至29日,以“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为主题的第三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在青岛举办,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的最新成果,青岛等15个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围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等专题进行重点发言。 山东各地因地制宜,深化社会治理品牌特色建设,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凝聚起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力量。济宁发挥儒家思想发源地优势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济南、聊城强化数字赋能,以智治助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青岛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德州做精法治服务、做细平安建设让群众舒心安心;滨州体系化推进社会治理;威海以信用“海贝分”深化精致治理;烟台连续五届获得“长安杯”,成为全国平安建设标兵。 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对于提升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建设等工作,防范化解了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各地结合“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入挖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提升特色品牌,如淄博打造“姊妹花议事”、枣庄创建“枣和好”品牌、东营成立“玖号帮帮团”、日照打造群众诉求矛盾“终点站”、新泰市创新“515”工作法、临沭县打造“一揽通办”等,推动“一站式”矛调工作深入开展。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2022年11月10日,李猛为山东省政法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宣讲报告,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筑牢绝对忠诚思想根基。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是山东政法队伍建设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为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山东推动构建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多方参与的执法司法监督格局,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制度等,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省委出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省委政法委制定出台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党委政法委员会委员述职、派员列席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实施办法等配套规定,健全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制度体系。菏泽推进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探索执法司法监督新路径。泰安通过“听案”常态化、评案专业化、督案精准化、备案规范化、不干预办案制度化“五案”机制,把执法监督做实做细。 在提升政法队伍能力素质方面,山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开展政法干警全员政治轮训,近3年轮训50万人次。动真碰硬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一批害群之马。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政法干警履职保护机制,开展“齐鲁最美法官”“齐鲁最美检察官”“齐鲁最美警察”等评选,全省政法干警的政治能力、为民意识、纪律作风、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必将加快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以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优异答卷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绘就平安幸福和谐新画卷
|
山东夯实平安法治基石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
|
|
( 2023-01-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在山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小确幸”。对临朐县的李女士来说,“小确幸”就是春节返乡期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警车、警灯和警察;对济南市市中区年逾八旬的邓爷爷来说,“小确幸”就是足不出户,法官上门帮助其完成了诉讼材料的整理、上传等网上立案流程;对青岛市市南区的刘先生来说,“小确幸”就是每天进出必经的巷子时,通过漫画、法律条文等感受“法治元素”…… 这些点滴“小确幸”,折射的是山东政法机关5年来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取得的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平安法治基石,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全省政法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不断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山东实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政法保障。”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猛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夯实平安法治基石 立案3963起,破案3746起,打掉团伙59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353名,追缴涉案资金28.8亿元,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743个,制发“三书一函”2253件,发送养老反诈短信超10亿人次……这组数据彰显山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取得的成效。2022年4月以来,山东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为守护最美“夕阳红”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 这是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的一个侧影。 5年来,山东政法机关履职担当,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平安底色、提供法治保障。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位居全国前列,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山东在平安中国建设考评中均居全国前列,全省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2022年再创历史新高。 法治山东建设蹄疾步稳,省委印发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制定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搭建起依法治省工作的“四梁八柱”。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扎实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民法典实施,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2020年,滨州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淄博行政复议标准化体系建设、济宁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2022年,青岛、枣庄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日照“五位一体”基层法治建设新平台、聊城“1+3”行政应诉工作模式、沂源县县镇(街道)村(社区)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贯通机制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项目。 全省政法机关主动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坚持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全链条发力,以法治力量护航黄河长久安澜,开展“三打”“三治”“三清”法治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均等,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整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社会治理精细精准 群众烦心事、忧心事能否得到及时回应与解决,直接影响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山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创新精细化精准化社会治理,在提升治理效能中赢得民心民意。 山东实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达标和品牌培育工程,省委政法委对第一批8个试点市实行重点联系帮包;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省、市、县、镇四级均成立综治中心;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横向联通有关部门,纵向实现省、市、县、镇、村、网格六级贯通。2022年7月28日至29日,以“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为主题的第三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在青岛举办,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的最新成果,青岛等15个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围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等专题进行重点发言。 山东各地因地制宜,深化社会治理品牌特色建设,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凝聚起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力量。济宁发挥儒家思想发源地优势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济南、聊城强化数字赋能,以智治助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青岛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德州做精法治服务、做细平安建设让群众舒心安心;滨州体系化推进社会治理;威海以信用“海贝分”深化精致治理;烟台连续五届获得“长安杯”,成为全国平安建设标兵。 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对于提升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建设等工作,防范化解了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各地结合“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入挖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提升特色品牌,如淄博打造“姊妹花议事”、枣庄创建“枣和好”品牌、东营成立“玖号帮帮团”、日照打造群众诉求矛盾“终点站”、新泰市创新“515”工作法、临沭县打造“一揽通办”等,推动“一站式”矛调工作深入开展。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2022年11月10日,李猛为山东省政法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宣讲报告,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筑牢绝对忠诚思想根基。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是山东政法队伍建设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为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山东推动构建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多方参与的执法司法监督格局,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制度等,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省委出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省委政法委制定出台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党委政法委员会委员述职、派员列席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实施办法等配套规定,健全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制度体系。菏泽推进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探索执法司法监督新路径。泰安通过“听案”常态化、评案专业化、督案精准化、备案规范化、不干预办案制度化“五案”机制,把执法监督做实做细。 在提升政法队伍能力素质方面,山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开展政法干警全员政治轮训,近3年轮训50万人次。动真碰硬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一批害群之马。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政法干警履职保护机制,开展“齐鲁最美法官”“齐鲁最美检察官”“齐鲁最美警察”等评选,全省政法干警的政治能力、为民意识、纪律作风、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必将加快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以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优异答卷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