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解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重庆立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 上班“阳了”算工伤吗
· 水资源保护可采取区域性综合执法
· 法治护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保护可采取区域性综合执法

( 2022-12-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 马新明

  北京市密云区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近年来,为保护好绿水青山,密云区强化法治引领,改革管水护水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水资源保护区域性综合执法,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形成了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密云模式”。
  总结“密云模式”的主要做法,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良法先行、综合执法、协同合力”三个方面。首先,需要深化法治调研,以良法推进善治,通过立法和一系列建章立制,可以有效用法治之力护航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以来,借助《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密云水库生态涵养区保护条例》等立法契机,密云结合实际,提出“增加生态指标综合补偿”等53条建议,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法治化进程。为了强化责任落实,区主要领导挂帅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区保水委员会,建立形成组织领导、决策评价、监督考核等闭环管理制度,推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规定。推动制定《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设立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会,携手首都律师界强化依法保水,形成了“5+2”保水体系。
  其次,需要推动执法改革,创新监管机制。针对以往密云水库存在的监管责任不明、执法效率不高等治水“瓶颈”,组建了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集中131项涉水处罚权,健全30余项管理制度,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水资源保护区域性综合执法,以“一龙管水”替代“九龙治水”。在此基础上,密云深化“行刑衔接”机制,水库综合执法大队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统筹联动,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密云水库百日整治等执法行动,查处行政违法案件1500余件,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行精准管理,密云将水库一级保护区划分为160个保水网格,组建2150人的保水网格员队伍,以网格为单位,分解细化保水“责任区”。建立密云水库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水库一级保护区及上游主要河道的全天候、无缝隙管护。
  最后,需要强化法治观念,传播生态理念,凝聚法治护航合力。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群众的自觉守法和共同参与。对此,密云大力普及生态法治知识,编制《密云水库水源管理手册》,以领导干部、青少年为重点,依托送法下乡、家校联动等形式,开展普法讲座、“我为家乡测河流”科普实践、知识竞赛等活动,做活做优保水普法品牌。此外,建立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补偿制度,推行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补偿考核机制,严格水库上游11个镇164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养殖退出等情况的监督考核,以此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